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欠货款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欠货款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遇到客户拖欠货款,很多老板第一时间会问:能不能直接在我自己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其实有明确答案。《民事诉讼法》第24条,合同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第35条规定,双方书面约定了管辖法院(合同里写明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就可以按约定执行。也就是说,只要合同有明确约定,或者能证明原告所在地就是合同实际履行地,就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

为什么大家都想在自己地盘打官司?

举个真实案例你就懂了:浙江的王总给河南某公司供货,合同金额80万。对方拖欠半年后,王总发现合同里写着争议由甲方(王总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最终他在杭州起诉,不仅省下差旅费,还因为熟悉本地司法流程,3个月就拿到胜诉判决。反观没有约定管辖的同行,光跑到外地立案就折腾了2个月。

银行被盗刷怎么追回

银行被盗刷怎么追回

《民法典》和《商业银行法》,当银行卡被盗刷时,持卡人可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维护权益。银行有义务证明交易是本人操作,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关键要保留盗刷时间不在场证明(如监控录像、消费小票等),并在发现后24小时内挂失报案,这样追回成功率可达70%以上。

五步追回被盗资金全攻略

第一步:闪电挂失
发现异常交易先别慌!立即通过手机银行冻结账户,或拨打客服电话挂失。记得

委托代理合同法律规定

委托代理合同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19条至第936条,委托代理合同是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以委托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的协议。这类合同的核心是授权范围和责任归属——代理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事,超越权限的行为被认定为无效;而委托人需对代理人的合法代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法律还特别强调,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双方需承担连带责任。

委托代理合同里的坑怎么躲?

去年有个开奶茶店的老板找我咨询,他委托朋友代理采购设备,结果朋友买回三台山寨封口机,合同里居然没写清楚设备型号和品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签合同必须盯死五个关键点:

合同没签字但付款了有权要求退款

合同没签字但付款了有权要求退款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也就是说,双方约定以签字作为合同生效条件,而实际未完成签字流程,原则上合同尚未成立

但现实中存在一种特殊情况: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如付款),对方接受的,视为合同成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二款)。即使没有签字,也被认定为事实合同关系。这时候能否退款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真实的缔约合意

签名不全有法律效力吗

签名不全有法律效力吗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份合同纠纷的律师,每天都被问到签名不全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今天就用最直白的话告诉你:签名不全有效也无效,关键看能不能证明是本人真实意愿!《民法典》第490条,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都能让合同成立,但法律没说必须工整签名。你签张老三漏了三,只要能证明你就是合同中的张老,法院照样认账。但要是只画个圈圈或者鬼画符,神仙都认不出是谁签的,这合同可就悬了。

一、五花八门的签名翻车现场

去年我经手个案子,老板用微信昵称东海龙王签了200万的供货合同,结果对方赖账说他不是龙王。调出聊天记录+转账流水才保住合同,这老板差点就真要去东海找龙王评理了。还有个更绝的,大爷在遗嘱上盖了个葫芦形状的私章,子女打官司时愣是搬出爷爷的葫芦收藏癖,才让法院认了这份遗嘱。

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

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

当发生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时,管辖法院的确定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效率。《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保险法》司法解释,此类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保险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若涉及保险标的物(如被保险财产),还可由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条款(如仲裁或特定法院),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以约定优先。

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管辖的5个核心问题

在实务中,许多人因为搞不清管辖规则而多走了冤枉路。张先生在外地旅游时受伤,投保公司总部在北京,他到底该在哪儿起诉?又通过手机APP买的保险,出险后该找哪个法院?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法律规则就能迎刃而解。

民间借贷诉讼费多少钱

民间借贷诉讼费多少钱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民间借贷属于财产案件,诉讼费按标的额分段累计:

1. 1万元以下:50元
2. 1-10万元:按2.5%计算
3. 10-20万元:按2%计算
4. 20-50万元:按1.5%计算
5. 50-100万元:按1%计算
6. 超过100万元部分:按0.5%计算

举个栗子:张三起诉李四要求还款10万元,诉讼费=50元(1万部分)+(10万-1万)×2.5%=50+2250=2300元。要的是,诉讼费需要原告先预交,胜诉后由败诉方承担。

中介公司起诉拿中介费

中介公司起诉拿中介费

最近不少朋友在后台问:中介公司要是起诉要中介费,法律上会支持吗?作为法律从业者,我明确告诉大家:只要中介确实提供了服务且合同有效,法院大概率会支持中介费诉求!《民法典》第961条,居间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简单说就是:中介帮你找到客户/房源,你享受了服务,这钱该付就得付!

中介费纠纷的五大实战场景

去年处理过个案子,老张通过中介买了二手房,签完居间合同后跳单直接找业主交易。中介拿着微信聊天记录、带看记录起诉,法院判老张支付全款中介费。这案子说明:就算没签正式合同,只要有服务证据,中介照样能维权!

起诉管辖权是在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起诉管辖权是在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法律人常说的原告就被告原则。但别急着下结论!第二十三条马上补充了:对不在国内居住、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身份关系诉讼,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这就像法律给原告发了张特别通行证,遇到特殊情况照样能在家门口打官司。

管辖权争夺战里的三十六计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件:北京小伙网购广州商家的智能手表,结果收到货发现是模型机。小伙子气冲冲要起诉,商家却拿出用户协议说约定在深圳仲裁。我们抓住《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指出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无效,最终成功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这种电商平台挖的管辖权坑,消费者一踩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