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47-151条,合同撤销是指当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当事人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消灭的法律行为。与合同解除最大的区别在于:撤销针对的是合同成立时的根本缺陷,而解除处理的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举个栗子,你被忽悠着签了卖房合同,这就属于可撤销情形;但是房东突然不交房,那就是解除合同的问题。

合同撤销的法律规定

这些情况你签的合同不算数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张女士花30万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学区政策半年前就调整了。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合同,因为卖方刻意隐瞒重大事实。这提醒我们以下几种高危情况:

1. 中介拍胸脯保证的包租收益,结果房子根本租不出去
2. 直播带货吹得天花乱坠,到手发现是三无产品
3. 老板用辞退威胁签的竞业协议
4. 老人被保健品推销员哄着签的天价养生套餐

手把手教你行使撤销权

发现合同有问题千万别拖!法律只给1年撤销期(重大误解3个月)。建议立即做三件事:
① 收集微信记录、录音、宣传单页等证据
② 发律师函正式通知对方撤销意向
③ 30天内准备好起诉材料
特别:你明知有问题还继续履行合同(继续支付货款),法院认定你放弃撤销权。就像吃了过期食品还续费会员,这官司就没法打了。

合同撤销常见问题Q&A

Q1:被微商骗了怎么撤销交易?

通过微信达成的交易也受法律保护!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联系平台客服投诉。商品价值超过5000元,建议直接向法院申请网上立案。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判决过一起微商卖假包案件,买家成功追回全款。

Q2:撤销合同能要回利息损失吗?

最高法司法解释,除了返还本金,还可以主张资金占用利息(按LPR计算)。是恶意欺诈,还能要求惩罚性赔偿。买房被坑,除了拿回首付,还能要回这段时间的利息损失,甚至房价上涨带来的差价补偿。

Q3:签了免责条款还能撤销吗?

关键看条款是否合理。健身房合同写着猝死概不负责这种霸王条款无效。但是合理风险提示(滑雪场的意外保险告知),就需要分析。建议签合同前用手机拍下全部条款,事后发现有问题也能作为证据。

Q4:三年后发现被骗还能撤销吗?

超过1年撤销期就难了!但有个例外:对方持续隐瞒真相(隐瞒房屋是凶宅),撤销期从发现真相之日起算。不过需要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这类案件胜诉率不到30%,所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行动。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