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收了定金没签合同可以退吗

收了定金没签合同可以退吗

遇到收了定金没签合同的纠纷时,能不能退钱要看情况。《民法典》586条和587条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时生效,收钱方违约要双倍返还,付钱方违约则打水漂。但是双方没谈拢合同、不可抗力或存在重大误解,法院也判退还部分或全部定金。简单说:没签合同≠定金不能退,关键看谁的责任导致交易黄了。

一、定金到底是个啥?先搞懂这些规则

很多人以为定金就是预付款,其实法律上它更像违约金预备队。你看中一套房,交5万定金让房东别卖别人,这钱就是担保你们一定会签正式合同。要是房东反悔,得赔你10万;但要是你突然不想买了,5万就归房东了。

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刚签完合同对方就撂挑子不干了?这事儿可不止是道德问题!《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签了字画了押就得按规矩办事,谁要耍赖皮就得赔钱擦屁股。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有家装修公司签完30万的工程合同,结果施工到一半突然停工要加价。法院判他们不仅要免费继续施工,还要赔业主3个月的租房损失。这告诉我们,合同可不是过家家,白纸黑字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可以约定合同签订地管辖吗

可以约定合同签订地管辖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5条明确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签订地管辖条款是完全合法且有效的!但要三个前提:1)必须采用书面形式;2)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3)签订地需与合同有实际关联。这种约定既能预防纠纷扯皮,又能为商业合作系上安全带。

为什么聪明老板都爱用合同签订地条款?

合同双方约定管辖法院如何写

合同双方约定管辖法院如何写

《民事诉讼法》第35条,合同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必须三个要点:第一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第二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第三必须明确法院名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写法才具有法律效力,而模糊表述甲方所在地法院因无法确定管辖机构被认定为无效。

手把手教你写出专业又安全的管辖条款

去年有个客户吃过大亏,他们在采购合同里写的是纠纷由供货方所在地法院管辖,结果供货商注册在西藏某县,发生纠纷后光是差旅费就花了十几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约定管辖法院不能图省事,得讲究策略。

民事经济纠纷立案标准

民事经济纠纷立案标准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民事经济纠纷立案必须满足四大条件: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就是您得证明自己确实是苦主,知道要告谁,说清楚要对方赔多少钱或者做什么事,并且这事儿归法院管。老王借给邻居5万元到期不还,拿着借条到被告户籍地法院起诉,这就完全符合立案标准。

手把手教你经济纠纷立案全流程

前天刚接待个开餐馆的张老板,供货商收了10万定金不发货也不退钱,急得直跳脚。我让他先准备好四样东西:起诉状(把来龙去脉写清楚)、双方身份证明(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送货单和转账记录、微信催款截图。到法院立案庭填个《案件受理登记表》,7个工作日内就会收到是否立案的通知。现在很多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手机上传材料就能搞定,连跑腿都省了。

无责承担10%赔偿责任

无责承担10%赔偿责任

最近很多网友问:明明我没责任,为什么法院判我赔10%?这个问题其实和《民法典》中的公平责任原则直接相关。《民法典》第1186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受害人损失重大,法院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判令行为人承担不超过10%的补偿责任。就是法律在无人犯错的情况下,为了平衡社会公平,让相对受益方或风险关联方适当分担损失。张三骑电动车被李四的汽车撞伤,但交警认定张三无责、李四也无责(如意外爆胎),法院判李四承担10%的补偿,因为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本身风险更高。

为什么法律要这样规定?背后逻辑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认定标准需要满足四个要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就是既要看有没有骗人的心,还要看有没有骗人的动作,更得看骗没骗到钱。

合同诈骗罪的5个典型套路

合同诈骗警方会找哪些证据

合同诈骗警方会找哪些证据

《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核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警方调查时会围绕非法占有意图和欺骗行为两大主线收集证据,包括书面合同、资金流向记录、通讯记录、证人证言、电子数据等五类核心证据。这些证据需要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嫌疑人主观故意和客观犯罪行为。

警方查案时最关注的证据清单

去年某地破获的虚假建材合同诈骗案中,警方从一张快递单入手,最终挖出整个犯罪网络。他们主要收集了这些证据:

1.

65岁以上老人一般不拘留

65岁以上老人一般不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明确规定,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执行行政拘留。而在司法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将这一标准放宽至65岁。这背后既有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的特殊关照,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就像去年上海有个68岁大爷在超市顺东西被逮,民警核实年龄后直接让他写保证书就放人了。

为什么给老年群体开绿灯?

前年我亲眼见过派出所处理个案例,有个老爷子骑三轮车违规载客被查,老派民警一边登记一边念叨:您这岁数进去蹲两天,所里还得专门给您备降压药。其实法律规定背后有三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