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当你准备打官司时,要搞明白该去哪家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21-36条规定,管辖法院的确定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地域管辖、特殊类型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的强制规定。就是先看被告住在哪里,再考虑案件性质,核对有没有必须由特定法院审理的情形。

法院管辖权的那些门道

去年有个朋友开网店被客户拖欠货款,他直接在自己家附近的法院起诉,结果被告知没有管辖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实普通民事纠纷的管辖就像快递路线:被告住所地是默认收货地址,合同履行地是到付地址,侵权行为地是意外收货点。网购纠纷,你既可以在卖家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网购平台服务器所在地,甚至在自己收到问题商品的城市打官司。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记得有个房屋买卖纠纷的案例特别典型。买家以为在签约地法院起诉就行,结果房子在海南,专属管辖规定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审理。这就像去医院看病挂错号,白跑一趟还得重新排队。

签合同要的隐藏条款

现在很多合同末尾都会写发生争议由XX法院管辖,这种约定到底有没有效?民诉法34条,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这样的协议是合法的。两个北京公司约定在上海打官司没问题,但要是涉及海南的房产纠纷,这约定就作废了。建议大家在签合最好约定对自己方便的法院,公司注册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常见问题答疑

合同里写了必须去外地打官司,我能反悔吗?

这种情况要分两面看:约定的是与案件毫无关系的外地法院,新疆公司约定在海南诉讼,这种飞来飞去的条款被认定无效。但是合理范围内的选择,供应商所在地法院,即使路途较远也得认。去年就有个案例,北京公司按合同约定去广州起诉,虽然折腾但符合法律规定。

两家法院都说该自己管怎么办?

遇到抢案子的情况别慌张。民诉法第36条,最先立案的法院取得管辖权。你在朝阳法院立案后,海淀法院也接受起诉,这时候以先立案的为准。不过要后立案的法院已经开展实质审理,需要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觉得法院管错了能怎么办?

提出管辖权异议就像挂号复核,必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15天)提出。需要准备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并提供证据。有个窍门:异议申请中要指出应属哪个法院管辖,不能只说你们管错了。去年某电商平台案件,被告通过物流信息证明实际交货地,成功将案件移送到当地法院。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