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日起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日起

《民法典》第152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这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在法律实务中被称为撤销权起算点,是决定当事人能否行使权利的关键时间节点。张三在1月1日发现被欺诈签订合同,那么1月1日前他必须起诉撤销,否则就会永久丧失这项权利。

撤销权期限这些坑千万别踩

最近处理了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李女士买了套学区房,孩子入学时才从教育局查到学位早被占用。开发商咬定她签合应当知道学位状态,法院认定撤销权起算点确实是签约日,李女士因为超过1年期限败诉。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撤销权期限就像定时炸弹,发现权利受损必须立刻行动。

起诉和解需要出诉讼费吗

起诉和解需要出诉讼费吗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起诉时原告需要预交诉讼费,但最终是否承担费用要看案件结果。是通过法院调解达成和解,诉讼费减半收取;是庭外和解后撤诉,原告可以申请退回50%诉讼费。但是判决前双方自行和解,诉讼费承担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裁定。所以严格来说,和解本身不会完全免除诉讼费,但能大幅降低费用支出。

诉讼费的前世今生:从交钱到退钱的学问

很多人以为打官司就是交钱等结果,其实诉讼费暗藏玄机。老王为了5万借款起诉,按财产案件标准要交1050元。开庭前双方和解,老王撤诉能拿回525元;调解结案,只用交525元;要是打到判决阶段,这笔钱就要按胜负比例分担了。

购入窗帘3万元怎么入账

购入窗帘3万元怎么入账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购入窗帘3万元的入账方式需区分两种情形:若窗帘属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如酒店、写字楼批量采购),单价超过5000元且使用年限超1年,应按固定资产核算并分期计提折旧;若为小额零星采购(如小微企业单次采购)或使用期限较短,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或销售费用-装修费。特别:新规明确单价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但窗帘类低值资产建议保留采购合同、验收单等原始凭证备查。

窗帘采购入账的5种实战操作指南

原配有权要回丈夫转账给小三的钱

原配有权要回丈夫转账给小三的钱

每次看到原配大战小三的新闻,总有人问:原配到底能不能要回老公转给小三的钱?今天作为法律博主直接甩结论:当然能!《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入属于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处置。丈夫给小三转账既违背公序良俗,又侵犯了原配的财产权。就算没离婚,原配也能以不当得利为由起诉小三要求返还!

原配追回财产的实战指南

前两天有个粉丝私信我,说她发现老公三年间给小三转了87万,现在想追回但不知道从哪下手。我给她支了三招:第一步先当侦探,把微信红包、银行流水、购物记录全部截图保存;第二步找律师发律师函,很多小三看到红头文件就怂了;第三步直接法院见,记得主张全部金额而不是只分一半!

法院财产分割收费标准

法院财产分割收费标准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法院财产分割案件属于财产案件,诉讼费按争议财产标的额阶梯式收费。标准为:1万元以下部分收费50元;1万-10万元按2.5%收取;10万-20万元按2%收取;20万-50万元按1.5%收取;50万-100万元按1%收取;超过1000万元部分按0.5%收取。分割100万元房产,诉讼费计算为:50元(1万部分)+2250元(9万×2.5%)+2000元(10万×2%)+7500元(30万×1.5%)+5000元(50万×1%)=16800元。

离婚分房分车到底要花多少钱?

签订协议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签订协议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作为处理过300+合同纠纷的律师,经常被问签协议最怕踩什么坑。从法律角度看,协议书本质是法律行为,核心要抓住三个关键点:谁在签?签什么?怎么签?

主体资格审查就像查户口——公司要查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个人要看身份证和民事行为能力。去年有个案例,网红和MCN机构签约后才发现对方用的是已注销的营业执照,合同被判无效。条款明确性更要有家装修公司合同里写着使用进口涂料,结果用的却是马来西亚产的低端货,法院认定属于约定不明。

货款拖欠不还属于诈骗吗

货款拖欠不还属于诈骗吗

很多人在遇到客户拖欠货款时,第一反应是对方是不是诈骗?但从法律角度看,单纯的货款拖欠不还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罪。《刑法》第224条,诈骗罪需要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两个核心条件。对方一开始就计划骗取货物或货款,且通过伪造合同、虚假承诺等手段实施,则构成合同诈骗罪;但是正常交易后因经营困难无法支付,则属于民事债务纠纷。

一、为什么说大部分拖欠货款不算诈骗?

举个例子:老王给某公司供应了10万元原材料,约定30天结款,但到期后对方以资金周转为由拖延。这种情况下,

调解后不履行能立即执行吗

调解后不履行能立即执行吗

调解协议≠判决书,不履行不能直接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第230条,只有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书或法院出具的调解书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张三和李四在街道调解委员会达成还款协议,若未经过法院司法确认,张三赖账时李四只能重新起诉,而拿着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则可直接申请执行。这个确认程序就是关键分水岭。

调解协议和法院调解书的天壤之别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小王和装修公司签了调解协议,约定30天内返工。结果到期后对方耍赖,小王拿着协议去法院申请执行被驳回。法官解释:

赔付医药费后的协议

赔付医药费后的协议

《民法典》第464条,赔付医药费后的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范畴,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具有法律效力:(1)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3)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特别:协议中明确放弃后续索赔权利的条款需要特别标注,否则被认定无效。

二、签协议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张先生在工地摔伤后,老板当场支付3万医药费并签了协议。结果后续查出腰椎骨折需要手术,法院最终判决协议显失公平予以撤销。这个教训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