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什么为限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什么为限

《民法典》第538-542条规定,撤销权的行使范围应当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只能针对债务人损害其债权的行为主张撤销,且撤销后的财产价值不得超过其未实现的债权金额。债权人甲对乙有100万债权,乙将价值150万的房产无偿转让给丙,甲最多只能主张撤销与100万等值的财产部分。

撤销权在现实中的火力覆盖范围

去年有个老板欠了供应商300万货款,转头就把公司名下三台挖掘机过户给亲戚。供应商起诉后,法院判决只能撤销对应300万债务的挖掘机份额。实际执行时,法院评估三台设备总价240万,结果供应商反而要倒贴60万差额,这个案例生动说明了以债权为限的威力。

原配小三私了协议格式

原配小三私了协议格式

当婚姻遭遇第三者介入,不少原配会选择通过私了协议解决问题。《民法典》第1042条,法律明确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但现实中签订的补偿协议是否有效,需要看内容:涉及财产分割或补偿金的部分被法院认可,但限制人身自由、要求断绝关系等条款会被认定无效。特别要《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协议中存在侮辱性内容或变相买卖婚姻的条款,整份协议都作废。

手把手教你避开私了协议那些坑

最近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李女士发现丈夫出轨后,让小三签了份《断绝关系保证书》,要求对方三年内不得恋爱结婚。结果小三半年后就领证了,李女士拿着协议起诉却被法院驳回。问题就出在协议限制了他人的婚姻自由,这种条款就像要求别人发誓一辈子不吃辣一样,根本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异地签的合同当地能不能起诉

异地签的合同当地能不能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24条,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可以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也就是说,异地签订的合同能否在当地起诉,关键看两点:一是你作为原告是否在本地有管辖权(本地是合同履行地),二是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协议管辖条款。举个例子:你在北京签了合同,但合同实际在深圳履行,那么深圳法院就有权受理。双方在合同里约定了发生争议由上海法院管辖,那即便签约地在广州,最终也要去上海起诉。

合同可撤销的条件

合同可撤销的条件

《民法典》第147-151条,合同可撤销的条件主要包括五种情形: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乘人之危。当一方当事人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时,法律赋予其撤销权。举个栗子,你被商家忽悠买了高价保健品,事后发现宣传全是假的,这就构成欺诈撤销合同。需要特别撤销权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否则权利会过期失效!

这五种撤销条件到底怎么用?真实案例告诉你

买的抵押车被拖走了怎么要回来

买的抵押车被拖走了怎么要回来

当你发现自己买的抵押车突然被拖走,第一反应是愤怒或恐慌,但冷静下来后必须从法律层面分析。《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财产可以转让,但抵押权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原车主未还清贷款,即使车辆已卖给你,金融机构仍有权追索车辆。能否要回车辆的关键在于:1.你是否在购买时完成解押手续;2.你购买时是否知情车辆存在抵押;3.拖车方是否通过合法程序执行权利。

抵押车被拖走的真实原因

很多人以为低价买到抵押车是捡漏,实际上掉进大坑。常见的情况是:原车主把车抵押给银行或金融公司后,又把车转卖给二手车商,而二手车商隐瞒抵押信息再次出售。当原车主断供时,金融机构会通过GPS定位直接拖车。去年有个案例,老张花8万买的奥迪A6被拖走,后来才发现这辆车有3层抵押,最终车财两空。

签订买卖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买卖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买卖合同必须重点关注五个核心要素:合同主体资格、标的物合法性、权利义务对等性、违约责任明确性、争议解决条款有效性。《民法典》第595条规定,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若主体资格缺失(如未成年人签订大额合同)、标的物存在权利瑕疵(如抵押房产未披露)、违约金约定超过法定上限(一般不超过实际损失30%),都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

一、合同主体要验明正身

去年有个客户闹心事儿:跟某公司采购设备,结果发现签约人竟是临时工,公司根本不认账。这就提醒我们,签合同前必须做好

与第三方签合同和单位有什么区别

与第三方签合同和单位有什么区别

在法律专业视角下,与第三方签合同和与单位签合同的核心区别在于合同主体的法律属性不同。《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当与单位(如用人单位、法人组织)签订合对方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法律实体;而与第三方(如自然人、个体工商户)签约时,合同相对方是没有法人资格的民事主体。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合同效力认定责任承担方式以及争议解决途径

合同纠纷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合同纠纷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被告不出庭不会阻碍案件审理,反而会丧失当庭抗辩的机会。法官将原告提供的证据和现有材料作出判决,被告需承担不利后果的风险。

被告玩消失?法院自有应对方案

去年有个装修纠纷案,包工头收了10万定金后直接失联。原告起诉后,法院通过公告送达(在法院网站和公告栏公示60天)完成传票程序。开庭当天被告依然未现身,法官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仅用20分钟就判原告胜诉。

共同经营如何认定

共同经营如何认定

在法律实务中,共同经营的认定直接关系到权利义务分配、债务承担等核心问题。《民法典》第967条对合伙合同的定义,以及《公司法》对股东权利义务的规定,共同经营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共同投资行为(资金、实物或劳务)
2. 共同参与经营管理
3. 共享经营收益
4. 共担经营风险
即使没有书面协议,只要实际行为符合上述特征,就被认定为共同经营关系。杭州中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三名发小共同经营民宿虽无书面协议,但因存在共同采购记录、轮流值班表等证据,最终被认定为共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