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纠纷被告合同诈骗

合同纠纷被告合同诈骗

从法律专业视角来看,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合同纠纷属于民事争议,因履行瑕疵、条款歧义等引发;而合同诈骗是刑事犯罪,需满足《刑法》第224条规定的要件: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财物且数额较大。

举个通俗例子:甲方收了乙方货款却延迟发货,属于合同纠纷;但若甲方压根没货物、用假身份签合同卷钱跑路,则构成合同诈骗。实务中,法院会重点审查签约时履约能力、资金用途、事后补救措施

欺诈解除合同的依据

欺诈解除合同的依据

《民法典》第148条和149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所谓欺诈,不仅包括虚构事实,还包括故意隐瞒与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法律之所以支持受欺诈方解除合同,核心在于维护契约精神的公平性——合同必须建立在双方真实自愿的基础上。

欺诈解除合同的三大实战场景

去年有个朋友买房遇到开发商虚假宣传学区房,结果孩子根本上不了名校。这种典型的虚构事实直接构成欺诈,他拿着宣传册和教育局文件成功解约。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二手车交易平台出现的调表车,把20万公里的里程改成5万公里卖,这种隐瞒真实车况的操作,法院基本都会判解除合同。

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

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6条规定,中止执行是指法院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因特定法定事由的出现而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当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时,法院可以按下暂停键,给被执行人一个缓冲期。这个制度既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又避免机械执行造成的次生伤害。

执行法官办公室里的真实故事

去年处理过一起厂房拍卖案,被执行人突然拿出医院出具的癌症晚期诊断书。法律规定,我们立即启动中止程序。但戏剧性的是,三个月后申请人拿着新证据找上门,说诊断书是伪造的。这提醒我们,中止执行既要及时保障弱势群体,也要防范恶意拖延。

3万元欠款请律师要多少钱

3万元欠款请律师要多少钱

遇到3万元欠款纠纷时,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请律师要花多少钱。《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各地司法实践,律师代理债务纠纷案件采用以下两种收费模式:

1. 固定收费模式:多数律师对3万元标的案件收取5000-10000元基础服务费,包含起诉状撰写、证据整理、1-2次开庭服务。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收费上浮30%-50%。

2. 风险代理模式:部分律所提供先办案后收费服务,收取追回金额的15%-30%作为佣金。追回3万元需支付4500-9000元,但前期需支付2000-5000元基础费用。

约定不明的担保期限是两年吗

约定不明的担保期限是两年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92条规定,当担保合同未约定担保期限或约定不明时,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而非许多人误传的两年。这个六个月规则直接打破了民间流传的默认两年担保期的说法,成为处理担保纠纷的关键法律依据。

为什么你的担保期限认知是错的?

很多人在签担保合总以为没写时间就是两年保底,这种误解其实来自对法律体系的混淆。诉讼时效确实是三年,但担保期限是独立的法律概念。就像超市购物卡会过期一样,担保权利也有自己的保质期。民法典特别设定六个月期限,是为了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担保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

被中介坑了钱能退回来吗

被中介坑了钱能退回来吗

被中介坑钱这事儿太常见了!从租房被吃差价到留学中介跑路,很多人都想知道钱能不能要回来。作为法律从业者直接说结论:能退!但要看证据够不够硬。《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介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都算欺诈,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这些证据留好了,找消协投诉、报警甚至打官司都能刚到底。不过现实中很多人吃了哑巴亏,就是因为没留证据或签了霸王合同。

一、手把手教你跟中介斗智斗勇

上周刚有个朋友租房被坑,中介收完押金玩消失。我教他三招:

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司法实践中普遍以实际损失的30%作为违约金上限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你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原则上不能超过预估实际损失的30%,否则被认定为过高条款。

违约金条款到底怎么用才合法?

前几天有个朋友开装修公司,和客户签合写了延期一天赔5000块,结果真违约了被客户告到法院,法官把违约金砍到每天800块。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很多人以为违约金随便写多少都行,其实法律早给你划好线了。

车祸私了后还能追究吗

车祸私了后还能追究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很多当事人会选择私了快速解决问题。但当你在《交通事故私了协议》上签完字,心里难免犯嘀咕:这白纸黑字签了协议,还能反悔追究责任吗?《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只要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私了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这4种情况还能翻盘:①协议存在重大误解(以为只是剐蹭实际伤到发动机)②签协议时被忽悠(对方隐瞒酒驾事实)③赔偿金额明显不公平(修车要2万却只赔了5000)④事后发现人身伤害加重(当时没检查出内出血)。

一、私了协议不是免死金牌

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民法典》第563条和第590条规定,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1. 不可抗力事件与合同履行障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2. 不可抗力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
3. 受影响的当事人已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疫情期间因政府封控导致长期无法供货的采购合同,承租方遭遇地震导致租赁房屋完全损毁等情况,都适用这一条款。

这些情况算不算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