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起诉拖欠房租胜诉大吗

起诉拖欠房租胜诉大吗

起诉拖欠房租的胜诉概率较高!《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房租超过6个月,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租金。只要房东能提供有效租赁合同、催缴记录、欠费凭证等证据,法院基本会支持诉求。实践中这类案件胜诉率超80%,但关键要看证据链是否完整。

房东必看!起诉拖欠房租全攻略

最近朋友老王气得直拍桌子:租客拖欠半年房租,发微信不回,打电话装死。我告诉他赶紧起诉,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拿到判决书,法院判租客连本带利还钱。其实像老王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只要按这四步走,追回血汗钱并不难!

法律规定退款时间不超过多久

法律规定退款时间不超过多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和《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二条,商家应在消费者提出退货要求后7日内完成退款。但时长会因商品性质、交易方式产生差异:网购商品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实体店商品若未提前约定则需在双方协商后及时处理。《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也规定,违约方需在合理期限内履行退款义务,司法实践中将合理期限认定为不超过15日。

不同场景退款时间全攻略

网购达人啦!你在某宝买错尺码的衣服,从点击退货到钱回钱包最多不超过

合同中抗辩权有哪些

合同中抗辩权有哪些

《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中的抗辩权是当事人对抗对方请求权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履行抗辩权(第525条):双方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时,任何一方都可以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 先履行抗辩权(第526条):当对方应先履行却未履行时,后履行方有权拒绝对方的履行要求。

3. 不安抗辩权(第527条):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丧失履行能力时,可以暂停履行。

合同约定甲乙双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合同约定甲乙双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当合同明确约定甲乙双方所在地法院管辖时,相当于约定了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两个管辖法院——未来发生纠纷时,原告可以选择在自己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选择在对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为什么要在合同里约定法院管辖权?

去年有个做建材生意的老客户跟我吐槽,他和浙江厂家签合没管辖条款,结果发生纠纷要跑到1500公里外打官司,光差旅费就花了3万多。这就是典型吃了没约定管辖法院的亏!

解除合同要走什么程序

解除合同要走什么程序

《民法典》第562-566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正确打开方式分三步走:你得有合法解除权(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必须向对方发出解除通知,还得处理合同解除后的善后事宜。简单来说就是有权+通知+善后三件套,缺了哪一步都被法院认定解除无效。

手把手教你正确解除合同的姿势

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遇到糟心事,房东突然说要提前收回铺面。他问我:直接在微信上发个'不租了'算不算数?我赶紧给他普法:这可不是发朋友圈那么简单!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某公司采购经理在电话里跟供应商说了句这单不要了,结果被索赔80万违约金。法院判决时特别指出:口头解除不符合法定形式,光这一句话就让公司赔了20多万。所以说,解除合同这事儿,真不能随便嘴炮。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连续工作满十年;2)已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且劳动者无重大过失;3)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改制时,劳动者已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法律特别强调,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若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合同,用人单位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否则面临双倍工资赔偿。

无固定期限合同到底香不香?

很多人听到无固定期限合同就觉得端上了铁饭碗,其实这事儿得掰开看。对打工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再焦虑合同到期被优化。在互联网大厂,35岁危机下有个无固定期限合同至少能多一层保障。不过也别以为签了就万事大吉——公司要是经营困难照样可以裁员,只是流程更严格。

不适用继续履行的法定情形

不适用继续履行的法定情形

当张三找装修公司讨说法时,法官却说这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了,这背后其实藏着《民法典》580条的秘密。继续履行作为违约救济的第一选择,但在房屋被烧毁、演员罢演等特殊场景下,法律给违约方开了免死金牌。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让法院也摇头说这活干不了的法定情形。

一、法律上的不任务

老李把祖传玉佩交给工匠修复,结果工作室突发火灾玉佩化成灰。这时候就算把工匠绑上法庭,也不让玉佩起死回生。《民法典》说的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就像让死人复活般不现实。

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情况之一

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情况之一

《民法典》第152条,当民事法律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时,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且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这种特殊时间限制,你签合被对方忽悠了条款内容,必须在发现问题后3个月内起诉撤销,否则过期作废!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时效坑

去年老王买学区房就栽在这条规定上。中介承诺带重点学位,签完合同才发现学校根本没建。老王拖了4个月才找律师,结果法院直接驳回:您这撤销权早过期了!气得老王直拍大腿:早知道该早点行动!

合同没有约定预付款能否支付

合同没有约定预付款能否支付

最近接到好多客户咨询:合同里没写预付款,我现在急着要钱怎么办?《民法典》第510条,合同没约定预付款的,支付方没有法定义务必须付款!但别慌!法律还留了后门——只要双方达成新约定,照样可以支付。这和很多人以为没写就不能要钱的认知完全不同,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讲透的门道。

一、法律到底怎么说的?

《民法典》第511条写得明明白白:价款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市场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但预付款可不是货款本身,它属于支付方式范畴。去年上海有个装修纠纷案,装修队拿着空白合同要30%预付款,法院直接判不用给,就因为合同压根没写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