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定金违约赔偿标准

合同定金违约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586条,定金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作为债权担保的款项。若收定金方违约需双倍返还,付定金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法律特别规定定金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20%,超出部分视为预付款。100万的房屋买卖,定金最高20万,若买家违约,卖家最多扣留20万而非全部定金。

定金违约赔偿的三大实战场景

最近处理过一起装修纠纷,业主付了5万定金(合同总价20万),装修公司拖了半年没开工。这种情况业主不仅能拿回5万定金,还能要求装修公司再赔5万,总共获赔10万。但要保留微信催工记录、合同原件等关键证据。

合同约定了管辖法院

合同约定了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35条,合同双方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等。这种约定具有法律强制力,除非违反专属管辖或级别管辖规定。房产纠纷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自行约定其他法院无效。明确管辖条款能避免抢管辖权的扯皮,直接锁定维权阵地。

为什么合同里要写明打官司去哪儿?

去年有个朋友做电商供货,合同里没写管辖条款,结果合作方在新疆起诉,光差旅费就花了3万多。要是当初约定在自家门口的法院,能省下一大笔钱!这就好比网购时选最近快递点一样,提前约定管辖法院有三个实在好处:

合同天灾人祸约定

合同天灾人祸约定

《民法典》第180条和590条,不可抗力条款被称为合同的安全阀。简单说就是遇到地震、台风、疫情这种人力无法抗拒的突发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法律允许当事人部分或全部免责。但要!这个条款不是自动生效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事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去年郑州暴雨导致工厂被淹,老板拿着10年前的保险合同索赔却被拒赔,法院判决的关键点就在于气象预警是否构成可预见性。

老板必看的合同保命指南

上周刚处理个案子,餐饮店老板签了5年租约,结果遇上疫情反复,房东死活不肯减租。我们翻出合同发现根本没写不可抗力条款,赔了30万违约金。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合同里必须白纸黑字写明这三件事:

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五种: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8岁小孩签的买房协议);二是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被威胁、欺骗签合同);三是合同内容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代孕合同);四是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夫妻假离婚转移财产);五是格式条款存在明显不公平(商家隐藏霸王条款)。这些情况就像给合同装上定时炸弹,随时让整个协议失效。

这些合同炸弹就在你身边

上周我遇到个开奶茶店的老板,因为用了朋友给的租房合同模板,结果发现里面藏着房租随物价指数翻倍涨的条款。这就是典型的格式条款陷阱!《民法典》第497条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的条款无效。

装修公司工期违约如何处理

装修公司工期违约如何处理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装修公司未按约定期限完成工程构成违约时,业主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实际处理中,业主有权主张违约金(一般不超过合同总价20%)、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款项,或通过法律程序索赔额外损失(如租房费用、误工损失等)。

遇到装修拖延别慌张 六步教你搞定

上周刚处理完业主李女士的案子,她家80平的房子装修拖了整整半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记住这六步:

合同条款对乙方不公平怎么办

合同条款对乙方不公平怎么办

当您发现合同条款对乙方明显不公平时,法律早已为您准备了后悔药!《民法典》第496-498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必须公平确定权利义务。存在加重对方责任、排除主要权利的情况,这类条款被认定为无效。更给力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格式条款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否则条款无效!

遇到霸王合同别慌张,教你五招见招拆招

第一招:协商修改别客气。签合同不是签卖身契!发现不合理条款直接提出来,现在很多平台都有格式条款异议功能,某宝的合同修改申请通道。

雇佣关系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雇佣关系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劳动合同法》和司法实践,起诉雇佣关系纠纷时,核心证据需要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权益受损事实。包括:1)书面劳动合同;2)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转账凭证);3)考勤记录或工作排班表;4)工作成果文件(如带有公司标识的文档);5)社保缴纳记录;6)工作沟通记录(微信、邮件等);7)证人证言。工资流水和日常工作痕迹是关键,即便没有签合同,这些证据也能帮助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转账20万给子女能要回吗

转账20万给子女能要回吗

许多父母给孩子转账后遇到纠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转账20万给子女能要回吗?《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转账时明确是赠与,这笔钱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父母不能随意要回。但是借款或附条件的赠与(用于购房、结婚等特定用途),且能提供有效证据,则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转账给子女的5种典型场景分析

情景一:日常红包变纠纷
张阿姨每月给儿子转2万生活费,两年累计转账48万。后来儿子拒绝赡养,法院认定这些转账属于自愿赠与,因缺乏书面约定,张阿姨败诉。

违约责任的五种形式

违约责任的五种形式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违约责任的五种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和定金罚则。这五种形式构成了法律体系中对违约行为的主要规制手段,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开发商延期交房时,业主既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交房),也可以主张赔偿租金损失,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守约方的立体化保护。

继续履行:最直接的违约补救方式

老王去年买了套期房,结果开发商到期没交房。这时候老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把房子给我啊!这就是典型的继续履行诉求。法院会支持这种请求,毕竟盖好的房子又不会长腿跑了。但要两种情况例外:一是房子已经被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二是老王自己突然不想要房了。这时候法律就会转用其他救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