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账20万给子女能要回吗
许多父母给孩子转账后遇到纠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转账20万给子女能要回吗?《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转账时明确是赠与,这笔钱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父母不能随意要回。但是借款或附条件的赠与(用于购房、结婚等特定用途),且能提供有效证据,则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转账给子女的5种典型场景分析
情景一:日常红包变纠纷
张阿姨每月给儿子转2万生活费,两年累计转账48万。后来儿子拒绝赡养,法院认定这些转账属于自愿赠与,因缺乏书面约定,张阿姨败诉。
情景二:买房专款被挪用
老李转账20万时备注购房专用款,结果儿子用这笔钱投资失败。法院最终判决返还,关键证据在于微信聊天记录中明确约定了资金用途。
情景三:治病钱变家庭矛盾
王大爷转给女儿20万时只说拿去用,半年后重病需要治疗费。因无法证明是借款,法院认定属于赠与,但通过调解女儿自愿返还了部分款项。
情景四:彩礼性质的转账
陈先生转账20万给准儿媳后婚事告吹,法院《民法典》第661条,认定是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赠与,最终判决返还80%款项。
情景五:暗藏玄机的借条
赵女士让儿子签了借条才转账20万,1年后凭借条起诉成功。法官提醒:亲属间借贷必须具备借款合意和交付凭证。
3招教你守住养老钱
第一招:转账备注要写清
无论是微信、支付宝还是银行转账,务必在备注栏写明借款或购房专用款等用途,简单几个字能成为关键证据。
第二招:书面协议不能少
涉及大额资金时,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模板可在司法局官网下载,重点写明资金性质、用途、返还条件,双方签字按手印。
第三招:证据链要完整
保存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录音录像。微信说这钱你先用着,宽裕了再还,这类模糊表述被认定为赠与。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转账时说好是借的,但没写借条能要回吗?
答:有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明借款合意,可以起诉。但最好补签借条,最高法规定,大额借款仅有转账记录被认定赠与。
问题2:子女拿到钱后不赡养怎么办?
答:单纯以不赡养为由要回赠与款很难。但若签订过附义务的赠与协议(如约定赡养义务),可《民法典》第663条撤销赠与。
问题3:转账时没说明性质,怎么补救?
答:立即通过微信/短信确认资金性质,发消息:上次转你的20万暂时周转,年底能还吗?保留对方认可借款的回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