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网贷法院是怎么处理的

网贷法院是怎么处理的

网贷纠纷属于典型的民事案件范畴,法院处理时主要依据《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当借款人逾期未还款时,网贷平台或出借人可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审查网贷合同合法性,重点核实利率是否超过法定上限(目前一年期LPR的4倍)、是否存在砍头息等违规情形。对于合规的债权诉求,法院将按正常借贷纠纷审理;若发现涉嫌套路贷等刑事犯罪,则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网贷纠纷处理的完整流程

小王在某平台借款2万元,分12期还款,前3期正常还款后因失业开始逾期。平台催收6个月无果后向法院起诉,这个案例完整展现了网贷纠纷处理流程:

没签合同只交了定金能退吗

没签合同只交了定金能退吗

没签合同但交了定金是否能退,需要结合《民法典》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民法典》第586条,定金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即必须书面约定才能生效。双方仅有口头约定或简单收据,被认定为订金而非定金,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但若付款时明确标注为定金且有收款方确认(如收据注明),则适用定金罚则——若消费者违约,定金不退;若商家违约,需双倍返还。

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很多人以为定金和订金是一回事,实际上法律后果完全不同!举个真实案例:小王看中一套家具,交了5000元订金后反悔,商家最终全额退款;而小李交的5000元定金因自己反悔被扣下。关键就在于:

欺诈可以撤销合同

欺诈可以撤销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受害方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主张撤销合同,让双方关系恢复到签约前的状态。

一、什么样的行为算合同欺诈?

老张去年买房遇到个典型案例:中介拍胸脯保证学区房名额随时能用,结果过户后发现学区政策3年前就调整了。这种故意虚构事实、隐瞒关键信息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合同欺诈。常见套路还有伪造检测报告、虚报产品功能、假冒他人身份签约等。判断关键看两点:是否存在故意欺骗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直接影响签约决定。

欠货款被起诉怎么处理

欠货款被起诉怎么处理

你因为欠货款被起诉,要明确:这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合同纠纷案件。《民法典》第六百二十六条和《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债权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货款。作为被告,你需要立即采取以下行动:在收到法院传票后15天内提交书面答辩状,积极收集付款凭证、合同履行证据等材料,并考虑与原告协商还款方案。若消极应对,面临法院缺席判决、强制执行甚至列入失信名单的风险。

被起诉后的5个关键应对步骤

第一步:确认起诉真实性

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

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

作为处理过上百起纠纷案件的律师,我经常被当事人问:打官司太折腾了,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这时候我就会搬出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这个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人民调解法》,ADR是独立于法院诉讼的正规解纷途径,包含调解、仲裁、协商、专家认定等多种形式。它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更柔性的方式化解矛盾,就像中医调理代替外科手术,既解决问题又保全双方关系。

这些不打官司的妙招,让你少走十年弯路

开庭后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

开庭后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当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相当于确认了原告既不具备起诉权利,也不具备诉讼实施权。这种情况在法律实务中被称为原告不适格,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而不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案件从程序上就被终止,原告需要重新确定适格主体后才能再次主张权利。

庭审现场发现原告身份造假怎么办?

去年某物业纠纷案中,业委会主任以个人名义起诉业主拖欠物业费。庭审质证阶段,被告律师发现原告并非物业合同签约方,最终法院当庭裁定驳回起诉。这种情况提醒我们:

欠钱不还律师费谁承担

欠钱不还律师费谁承担

每当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打官司的律师费能不能让对方出?《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律师费由委托方自行承担。但了!这里有三个重要突破口能让对方替你买单:①借款合同明确约定律师费由违约方承担 ②法院支持维权必要开支 ③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如知识产权案件)。所以关键要看您有没有提前埋好伏笔!

一、教你三招让老赖掏腰包付律师费

第一招:签合加神秘条款。在借款合同里写上:如发生纠纷,违约方需承担守约方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等一切费用。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老王在借条里加了这句话,不仅追回10万欠款,连2.6万律师费都是对方出的。

别人欠钱如何起诉

别人欠钱如何起诉

遇到别人欠钱不还,起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合法权利。《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只要你有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准备好起诉状和身份材料,就能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特别提醒: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是3年,超期起诉丧失胜诉权!

一、起诉前必做的3件事

第一招:先礼后兵 微信发个「通牒」:兄弟,那5万块都拖了2年了,我这月底要交房贷,15号前能结清吗?记得保存聊天记录,这能成为对方承认债务的关键证据。

合同欺诈行为处罚办法

合同欺诈行为处罚办法

合同欺诈行为在法律上属于典型的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民法典》第148条和《刑法》第224条规定,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行为将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处罚办法的核心逻辑是行为+结果+因果关系三要素——某装修公司谎称使用进口材料实际以次充好,消费者多支付了5万元,这就是典型的可追责情形。

合同欺诈的5种常见套路与真实案例

杭州某培训机构用伪造的师资简历招生,收完学费就卷款跑路,这种虚构资质型欺诈最常见。去年曝光的二手房阴阳合同案,中介把500万实际成交价拆分成300万网签价+200万装修款,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拆分型欺诈。还有更隐蔽的钓鱼条款,某物流合同里藏着超时1分钟扣全款的霸王条款,很多商家就栽在这种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