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民法典》第577条,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就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俗称违约行为。你网购的手机屏幕有划痕,装修公司把瓷砖贴歪了,房东提前赶你搬家,这些都算货不对板。法律上要求违约方必须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关键看合同怎么签、违约多严重。

合同违约的后果比你想象的更刺激

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老板跟我吐槽,说供应商送的珍珠奶茶原料全是过期的。这不仅是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他三天被迫停业——这种情况就能主张直接损失(过期原料)和间接损失(停业利润)。去年还有个网红民宿案例,装修公司延误工期导致错过五一黄金周,法院判赔预期收益的70%。

只对一方有利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只对一方有利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当合同条款明显偏向某一方时,法律上构成显失公平情形。《民法典》第151条,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显失公平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但单纯权利义务不对等不等于无效,关键要看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形。

这些霸王合同坑到你

朋友老张去年租商铺时,房东要求签生死状:租客需承担所有房屋维修费用,包括主体结构损坏。这种完全免除房东责任的条款,法院曾判决部分无效。类似的还有健身房的概不退费条款,教育培训机构的甲方可随时调整课程等单方权利条款。

合同担保人承担的责任

合同担保人承担的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合同担保人的责任可不是随便签个字那么简单。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模式,前者是等债务人彻底还不上了才轮到你掏钱,后者是债权人可以直接找你要钱。但现实中90%的担保合同都藏着连带责任四个字,很多人签字时根本没到这个致命细节。

担保人血泪史:从签字到卖房的全过程

朋友找你担保20万贷款时,你觉得就是走个过场。但三个月后银行突然查封你账户,你才知道债务人早就失联了。这时候法官会告诉你:担保合同白纸黑字写着无条件承担连带责任,你的房子、存款、工资都要用来填这个坑。

返还原物的法律规定

返还原物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235条和第462条,返还原物请求权是物权保护的核心权利。当你的物品被他人无权占哪怕对方没有过错,你都有权要求返还原物。举个栗子,邻居借了你的割草机半年不还,你直接拿着民法典条文去敲门要东西完全合法!不过要三个关键点:1. 你必须是真正的物权人 2. 对方确实是无权占有 3. 原物必须还存在。东西已经被损坏或转卖,就只能主张损害赔偿了。

生活中常见的返还原物纠纷

你以为返还原物离你很远?其实这些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朋友借了限量版球鞋玩失踪、租客退房时顺走房东的智能马桶、公园里捡到手机却想据为己有...去年有个经典案例,某大学生把共享充电宝带回家用了3个月,结果被运营公司起诉,不仅赔了3000块违约金,还差点留下案底。记住,就算是价值不大的物品,只要证明所有权,照样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

兼职协议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兼职协议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兼职协议解除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需结合情形判断。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而《劳动合同法》第71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兼职协议未明确约定经济补偿条款,且符合非全日制用工特征(如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等),解除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协议中有特殊约定,或存在用人单位单方违约、侵权等情况,劳动者仍有权主张赔偿。

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规定

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规定

当你在合同里写了尽快交货但没写日期,或者约定了合理价格但没写明金额,这就属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民法典》第510条,这种情况得让当事人协商补充协议,协商不成,就得按照合同相关条款、交易习惯来确定。实在搞不定的话,法律在第511条直接给出了6种解决方案,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国家标准,价格不明确的按市场价,履行地点不明确的要分情况处理。

签合不这些,小心掉坑里

去年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跟装修公司签合没写明墙面要用防水涂料,结果装修队用了普通涂料,下雨天墙面直接起泡。法院判装修公司赔钱,就是因为合同没写清楚质量要求,只能按行业标准来执行。这告诉我们签合同千万别当甩手掌柜,特别是这五个关键点最容易出问题:

继续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

继续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577条和580条,继续履行合同是违约救济的首要方式。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这种规定体现了契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平衡了合同双方的利益——既保护守约方的履行利益,又避免强制履行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

合同继续履行的三大实战要点

最近处理的一个装修合同纠纷特别典型:业主王先生发现施工方偷工减料,要求重做却被拒绝。这种情况能强制继续履行吗?我们来看看法律实操中的关键点:

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主要产生三大法律后果:一是返还财产,当事人需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二是过错方需赔偿损失;三是特殊情况下需收缴财产。举个通俗例子:张三卖给李四一部泡水手机,李四发现后撤销合同,张三不仅要退回5万元,还要赔李四检测费、交通费,而泡水手机也要物归原主。

撤销合同就像时光倒流的魔法

想象一下撤销合同就像给交易按下撤销键,让双方回到没签合同的状态。老王家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漏水问题,法院判决撤销合同后:

装修完工了业主不结尾款怎么办

装修完工了业主不结尾款怎么办

刚处理完一起装修纠纷案的张律师表示:《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三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支付价款。装修完工后业主拒付尾款,已经构成违约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慌张,可以通过发催告函、申请调解、提起诉讼三步走。关键是要在施工过程中保留好各项证据,合同、验收单、沟通记录等,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筹码。

一、预防比补救更重要

上周老王就吃了哑巴亏,给别墅做完装修后业主以瓷砖颜色不对为由拒付8万尾款。其实问题出在合同上:没写明色号、没分阶段收款、验收流程也不规范。这里教大家几个实用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