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协议撤销的法律条件

协议撤销的法律条件

《民法典》规定,协议撤销需要满足以下核心法律条件: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一方欺诈或胁迫。当协议签订时出现被坑了被忽悠了或者明显吃大亏的情况,法律允许当事人申请撤销。买房时卖家故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就属于典型的可撤销情形。

协议撤销的5种实战场景

第一种是信息差陷阱:去年杭州有个网红带货合同纠纷,MCN机构把分成比例条款用极小字体藏在合同附件里,主播签约后才发现自己只能拿10%收益。这种情况就符合显失公平+未充分告知的双重撤销条件。

对执行标的金额有异议怎么办

对执行标的金额有异议怎么办

当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阶段,突然发现执行通知书上的金额和自己算的不一样,这种情况就像网购收到货发现价格不对一样糟心!《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简单说就是:金额算错了?法律给你7日内申诉+15天复议的双重保障!不过要这个异议必须在你收到执行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出,逾期丧失救济机会。

一、执行异议实战指南:从菜鸟到高手

去年帮朋友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某公司欠款本金80万,判决书明确利息按LPR计算。结果执行时法院把违约金和利息重复计算,凭空多出12万!我们当时走了这三步:

买卖纠纷法院一般怎么处理

买卖纠纷法院一般怎么处理

当买卖双方闹上法院,法官会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分三步走:先看证据链是否完整,再审查合同效力,事实判责任。就像菜市场买菜要过秤,法院处理纠纷也得先过证据的秤。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审结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约68%通过调解结案,真正走到判决阶段的不到三成。这说明法院更倾向用和稀泥的智慧化解矛盾,毕竟生意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嘛。

买卖纠纷处理全流程大揭秘

前几天老王卖二手车的案例特别典型。他卖给小张一辆车,结果过户后发现发动机被调过表。小张一纸诉状告到法院,整个过程就像闯关游戏:

房屋阴阳合同法院怎样判

房屋阴阳合同法院怎样判

《民法典》第146条规定,阴阳合同中阳合同因虚假意思表示无效,阴合同若符合真实交易且不违法则有效。法院在审理时会重点审查:
1. 双方真实交易金额、房屋交付情况等核心事实
2. 是否存在偷逃税款、骗取贷款等违法行为
3. 合同条款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约78%的阴阳合同纠纷因逃税被认定部分无效,当事人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一、买房卖房为啥要签两份合同?

老王去年卖房时,中介神秘兮兮地掏出两份合同:签这份280万的去房管局备案,实际咱们按320万交易。这种阴阳合同套路在二手房市场屡见不鲜,常见操作手法包括:

采购合同付款期限规定

采购合同付款期限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二十六条,采购合同付款期限应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如未明确约定,法律默认在收到标的物或提取单证时支付。重点在于明确性——付款时间、方式、条件必须可执行。验收后3个工作日内付全款的表述就比货到付款更符合法律要求。实务中,法院处理付款纠纷时审查合同条款,若约定模糊按行业惯例或交易习惯判定。

采购合同付款期限怎么定才合理?

上周帮客户审合遇到个典型案例:某机械厂采购设备时约定安装调试后付款,结果双方为调试成功的标准扯皮半年。后来我们改成安装完成72小时内初验,初验合格支付70%,连续运行30天无故障支付尾款,纠纷立减。建议企业项目特性设计分期节点,:

代理人过错承担什么责任

代理人过错承担什么责任

代理人过错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由《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民法典》第164条,代理人不当履行代理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代理人和相对人还要承担连带责任。代理人犯错不仅要赔钱,严重时甚至要吃官司。

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某房产中介擅自压低房东售价,私下赚取差价28万元。法院最终判决中介不仅要退还差价,还需额外赔偿房东5万元损失。这说明代理人犯错绝不是退钱就完事,法律会追究更深层的责任。

代理人犯错面临的四大后果

两份合同日期不一样怎么办

两份合同日期不一样怎么办

当发现两份合同日期不一致时,法律上要看实际签署日期。《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合同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时成立,有特殊约定的除外。出现日期矛盾,建议立即与对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明确真实签约时间。若已产生纠纷,可通过微信记录、邮件往来等证据证明实际履行情况,必要时可申请司法鉴定确定真实签约时间。

一、合同日期写错后果有多严重?

去年有个客户王先生买房,购房合同写的3月1日,装修合同却写着12月15日。装修队拿着合同要提前进场,开发商却说要等交房。后来发现是中介把装修合同日期打错了,差点闹上法庭。其实生活中这种时间穿越合同真不少见:

诉讼律师费由哪方承担

诉讼律师费由哪方承担

打官司找律师,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律师费到底谁来出?《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律师费原则上遵循谁委托谁承担的基本规则。但!有5种特殊情形可以让对方帮你买单:①合同明确约定违约方承担 ②知识产权案件 ③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案件 ④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案件 ⑤人身损害赔偿等特定类型案件。最高院明确规定这些情形下,胜诉方可要求败诉方承担合理律师费用。

不同官司里的律师费潜规则

去年处理过一起商铺租赁纠纷,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违约方需承担守约方律师费。房东老张提前解约,租客小李拿着合同主张3万律师费,法院全额支持。所以说签合加条律师费条款太重要了!

在什么情况下,合同可以中止履行

在什么情况下,合同可以中止履行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当合同一方发现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等情形时,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合同。通俗来说就是:当发现合作方要跑路了、快破产了、或者明显要赖账时,法律允许你先按下暂停键。

一、合同中途喊停的5种典型场景

最近帮朋友处理奶茶店加盟纠纷时,发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合同是可以中途刹车的。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可以合理鸽掉合同的正当理由。

1. 对方开始玩失踪

去年有个装修案例,业主付了30%首付款后,装修队突然集体失联。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民法典》规定的中止条件,业主不仅有权停工,还能要求返还已支付款项。记住:当对方开始不接电话、不回微信、办公室人去楼空时,赶紧保留证据准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