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未履行合同怎么处理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合同双方都不履行义务时,法律上称为双务合同履行障碍。这种情况需要先看合同是否约定违约责任,若双方均存在过错,则按过错程度分担责任。若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可部分或全部免责。核心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继续履行 2.主张损害赔偿 3.行使合同解除权 4.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双方都违约时产生履行抗辩权,即任何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履行。
遇到合同僵局?教你4招破局术
老王和小李签了建材供货合同,结果老王没按时付款,小李也扣着货不发,这种你不仁我不义的情况太常见了。别急着撕破脸,试试这些招:
第一招:约对方喝个茶。别笑!去年有个案子,两个老板在调解室抽了三包烟,把拖了半年的合同续上了。调解成功率有37%呢!
第二招:发个正式函件。用EMS寄《催告履行通知》,记得在封面上写明文件名称。这招能让对方知道你不是闹着玩的,很多公司收到律师函就怂了。
第三招:冻结账户。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现在有网络查控系统,48小时就能冻住对方支付宝。某电商平台老板就这么追回了80万货款。
第四招:边打官司边做生意。有个建筑公司案例,双方先把争议部分搁置,继续履行无争议的工程进度,纠纷金额从500万降到80万。
常见翻车现场:这些坑千万别踩
案例1:张总因为供应商迟交货,赌气不付尾款,结果被判赔双倍定金。记住:对方违约不是你违约的理由!
案例2:某网红签了带货合同,觉得销量不好就停播,倒赔品牌方50万。合同里保底销量条款要特别小心。
案例3:疫情期很多租客直接退租,结果被房东起诉。其实可以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协商减免租金,硬刚最吃亏。
签合同前必看的5个自保秘籍
1. 违约条款要:别写赔偿损失,要写按日千分之三支付违约金
2. 留好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记得定期备份,某老板就因手机丢失输掉官司
3. 约定管辖法院:最好选自己所在地,别傻乎乎写对方老家
4. 重要事项用书面:微信确认也算书面形式,但别用语音
5. 分期履行设置条件:支付第二期货款前需完成质量验收
常见问题解答
Q:双方都不履行合同,谁先起诉有优势?
A:法律上没有先告有理的说法,但先起诉能抢占主动权。可以在己方所在地法院起诉,还能优先保全财产。有个案例后起诉方账户被冻结,被迫接受不利调解。
Q:没实际损失还要赔钱吗?
A:要赔!合同有违约金条款就得赔,就算对方没损失。某培训公司没招到生也要付讲师8万违约金,因为合同就这么签的。
Q:微信聊天算书面合同吗?
A:新规明确算!但要三点:1.要能证明对方身份 2.关键条款要明确 3.别删聊天记录。建议重要事项发文字别语音。
Q:对方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A:赶紧查股东!股东没清算就注销,可以起诉股东。去年有个案子,债权人成功让股东个人赔了200万,就因为注销程序不合法。
Q:疫情算不可抗力吗?
A:分情况!最高院新规:只有政府强制封控才算,自主防控不算。餐饮店因封店可免责,但商场自觉停业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