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处理

当合同一方想解除合同而另一方不同意时,《民法典》第562条、563条给出了明确答案:可以通过协商、诉讼或仲裁解决。重点要看是否存在法定解除权或约定解除权。对方严重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租房变成危房、供应商长期断货),这时候即使对方不同意,守约方也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向法院申请确认效力。但只是普通纠纷(如觉得合作不愉快),就必须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解除。

碰到死磕的合同对象该咋整?

上周刚处理个案子,客户和装修公司签了20万的全包合同,结果施工队三个月只铺了地砖。客户想解约,装修公司死活不同意,还威胁要收30%违约金。这种情况就得三步走:

第一步:翻合同找解约条款。很多正规合同会写延期超30天可解除,有这条直接发书面通知。

第二步:收集证据链。工期延误的微信记录、现场照片、监理报告都得备齐,证明对方根本违约。

第三步:先礼后兵。我们帮客户发了律师函,列出民法典563条第四款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对方怂了同意退70%款。记住,聊天时别说算了不要了这种话,被当成放弃权利。

一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Q1:对方就是耍无赖不同意,我能单方面解约吗?

关键看有没有法定解除权。买二手房约定过户后付尾款,结果房东拿了首付就玩失踪,这属于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可以直接发解除通知并起诉。但是你想提前结束5年租约,房东不同意的话,强行搬走反而要赔钱。

Q2:怎么证明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法院主要看三点:违约是否影响核心权益、违约程度是否严重、违约方是否有补救。定制婚纱延误到婚期后,直播公司签约网红连续3个月不达标,这类直接影响合同根本目的的情况,举证相对容易。记得保留履约过程的所有记录,必要时做证据公证。

Q3:解除合同还要赔钱吗?

民法典566条说清楚了:解除不影响赔偿!就算成功解约,因你提前解约造成对方损失(工厂备货产生的成本),要补偿。但是对方过错导致解约,你反而可以要赔偿。有个案例:加盟商擅自用劣质原料,品牌方解约后还获赔20万商誉损失。

Q4:协商不成多久能起诉?

3年诉讼时效!从你知道对方违约那天开始算。有个惨痛教训:客户发现合作方造假,才起诉,因超时效直接败诉。建议协商阶段就要发书面催告函,既能中断时效,又是关键证据。

Q5:官司打赢对方还是不执行咋办?

这时候要祭出强制执行大招了。提前申请财产保全,官司没打完就能冻结对方账户。胜诉后申请上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现在还能通过抖音曝光老赖。去年我们有个案件,冻结对方支付宝后发现里面藏了200万理财,最终全额执行到位。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