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构成什么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违约行为。当合同双方白纸黑字约定好的责任,一方摆烂不干、拖延应付或者玩文字游戏,导致合同目的泡汤,就构成了违约。这种行为就像签了租房合同却不交钥匙,订了货却迟迟不发货,都要吃官司赔钱。

一、违约行为的花式操作大全

现实中的违约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有老板签完工程合同就玩失踪的人间蒸发型,有收了货款却发空包裹的偷梁换柱型,还有天天找借口拖延的明日复明日的拖延症患者。去年有个装修公司收了全款却只刷了半面墙,业主催了三个月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师傅在路上了,这种典型的不作为违约赔了双倍定金。

二、违约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有个做服装批发的老板,因为疫情原因延迟交货,以为赔个违约金就完事了。结果对方拿出合同里白纸黑字的逾期超15天可解除合同,不仅订单黄了,还要倒贴仓储费和客户流失赔偿。更惨的是商誉受损,现在同行间都传开了他不靠谱的名声。所以说违约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第一块后面跟着连锁反应。

三、遇到老赖的正确打开方式

去年朋友遇到房东突然毁约,我们三步走搞定:第一步,把租房合同和聊天记录全部截图打包;第二步,给房东发了个律师函要求7日内解决;第三步直接上法院小程序在线立案。结果没等到开庭房东就怂了,不仅继续履约还主动降了租金。记住,对付违约别只会打电话骂街,收集证据才是王道。

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构成什么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微信聊天算不算有效合同?

当然算!去年最高法明确把微信记录纳入电子证据范畴。只要聊天内容包含当事人、标的物、数量价格等要素,就算没签纸质合同,对方赖账照样能起诉。不过要保存原始记录,别手滑删了聊天窗口。

问题2:违约金写多少合适?

法律规定的违约金天花板是实际损失的30%。100万的合同,就算你写200万违约金,法院最多支持130万。签合建议把违约成本细化:逾期一天罚0.1%,超过15天可解除合同,既合法又能震慑对方。

问题3:不可抗力能当挡箭牌吗?

疫情那会儿很多企业用这招,但不是万能药。得满足三个条件:确实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而且要及时通知对方,提供证明。有个物流公司因封控延迟送货,但因为没在三天内告知客户,照样被判赔钱。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