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被中介坑了钱能退回来吗

被中介坑了钱能退回来吗

被中介坑钱这事儿太常见了!从租房被吃差价到留学中介跑路,很多人都想知道钱能不能要回来。作为法律从业者直接说结论:能退!但要看证据够不够硬。《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介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都算欺诈,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这些证据留好了,找消协投诉、报警甚至打官司都能刚到底。不过现实中很多人吃了哑巴亏,就是因为没留证据或签了霸王合同。

一、手把手教你跟中介斗智斗勇

上周刚有个朋友租房被坑,中介收完押金玩消失。我教他三招:

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司法实践中普遍以实际损失的30%作为违约金上限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你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原则上不能超过预估实际损失的30%,否则被认定为过高条款。

违约金条款到底怎么用才合法?

前几天有个朋友开装修公司,和客户签合写了延期一天赔5000块,结果真违约了被客户告到法院,法官把违约金砍到每天800块。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很多人以为违约金随便写多少都行,其实法律早给你划好线了。

车祸私了后还能追究吗

车祸私了后还能追究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很多当事人会选择私了快速解决问题。但当你在《交通事故私了协议》上签完字,心里难免犯嘀咕:这白纸黑字签了协议,还能反悔追究责任吗?《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只要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私了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这4种情况还能翻盘:①协议存在重大误解(以为只是剐蹭实际伤到发动机)②签协议时被忽悠(对方隐瞒酒驾事实)③赔偿金额明显不公平(修车要2万却只赔了5000)④事后发现人身伤害加重(当时没检查出内出血)。

一、私了协议不是免死金牌

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民法典》第563条和第590条规定,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1. 不可抗力事件与合同履行障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2. 不可抗力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
3. 受影响的当事人已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疫情期间因政府封控导致长期无法供货的采购合同,承租方遭遇地震导致租赁房屋完全损毁等情况,都适用这一条款。

这些情况算不算不可抗力?

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最近建材价格暴涨导致工程烂尾的新闻频上热搜,很多老板都在问:签好的合同能不能因为物价波动要求加钱?这事儿《民法典》第533条早就给出答案了!情势变更原则,当市场价格波动超出正常商业风险范围,继续履行合同明显不公平的,双方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还能去法院申请变更或解除合同。不过要物价上涨必须达到无法预见、不属于商业风险、继续履行显失公平三个硬指标才能启动调价程序。

签合没写调价条款,现在材料涨上天怎么办?

去年接了个包工包料的装修项目,结果今年铜价直接翻倍,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情势变更。先别急着停工,教你三步自救法:第一步拿出采购凭证证明成本增幅,第二步发书面函件要求协商,第三步同步做好继续施工的证据保全。去年我们处理过瓷砖批发商的案子,原材料暴涨40%后通过补充协议实现价格联动,双方各承担一半涨幅。

没有约定付款时间的诉讼时效

没有约定付款时间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但未约定付款时间的情况特殊,《民法典》第511条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从债权人主张权利+宽限期届满之日开始计算,或者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时起算。

一文搞懂特殊诉讼时效规则

很多老板签合光顾着谈价格,付款时间那栏直接空着不填。等到要账时才发现,对方理直气壮地说:都过去四五年了,早过时效了!这时候您可别慌,法律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没立案律师费给退吗

没立案律师费给退吗

当您掏出大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律师费后,案件迟迟没有立案,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和《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律师费能不能退关键看合同!合同里要是白纸黑字写着不立案全额退款,那您拿着合同去律所就是尚方宝剑。但要是合同里写着前期咨询费不退,哪怕没立案您也很难追回这笔钱。

一、律师费退款玩的就是合同游戏

去年有个当事人王先生,交了3万律师费准备打房产官司。结果材料递上去三个月,法院迟迟不给立案。他跑去律所要钱,人家指着合同第七款非因律所原因导致案件未受理的,已收费用不予退还就是不退。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很多人在签合压根没仔细看退费条款。

合同价格不明确履行规则

合同价格不明确履行规则

《民法典》第510条和511条规定,合同价格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若仍不能确定,则按照订立合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按规定执行。法律设置了协商优先→条款推定→市场价兜底的三层递进规则,避免合同因价格模糊而失效。

价格写不清的合同到底怎么执行?

去年有个装修纠纷特别典型:业主和包工头签合只写了按实际工程量结算,结果贴瓷砖阶段双方对单价争执不下。包工头咬定市场价每平80元,业主却说邻居家才65元。法院调取同期三家建材市场报价取中间值,这就是法律说的市场价格的实际运用。

遇到中介不退押金怎么办

遇到中介不退押金怎么办

刚毕业的小王最近被黑中介坑惨了——退房时对方以墙面磨损为由扣了2000元押金。其实《民法典》第七百一十条,只要不是租客故意损坏房屋,正常使用产生的损耗根本不能扣押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遇到中介耍无赖不退押金时,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钱包。

一、法律给的底气:押金必须退!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押金本质是履约保证金,不是中介的小金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第四条,满足这三个条件必须退押金:1.合同到期或解除 2.房屋完好返还 3.没有拖欠费用。很多中介说扣就扣的卫生费折旧费,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