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没房产证买卖合同有效吗

《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合同有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明确"未取得权属证书的房产不得转让",但最高院司法解释指出这类条款属于管理性规定而非效力性规定。安置房没房产证时签订的买卖合同,只要双方自愿且无其他违法情形,合同本身是有效的,只是暂时无法办理过户登记!

为什么总有人说没证房子不能买卖?

很多中介或老业主会告诉你"没房产证的安置房不能卖",其实这是把合同效力物权变动混为一谈了。就像你买期房时签的购房合同,房子还没建好当然不能过户,但合同照样有效。安置房买卖也是同样的道理,签合同是债权行为,办过户是物权行为,二者要分开看。

安置房没房产证买卖合同有效吗

签了合同却过不了户怎么办?

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老张买了套安置房,当时价格才8000/平,现在涨到3万了,卖家却以"没房产证合同无效"为由要毁约。这时候千万别慌!你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等房产证下来再过户。卖家耍赖,去法院起诉都会判买家赢,记得在合同里加上"房产证办理后X日内完成过户"的条款,违约金建议写成交时市场价的20%。

买这类安置房要哪些坑?

第一坑:一房多卖!上个月有个客户买了套安置房,结果发现房东卖给3个人,收了三份定金。预防办法就是去物业做占有备案,把水电燃气户名全改了,房子实际控制在手。第二坑:卖家负债,去年有套安置房刚下证就被法院查封,因为房东欠了高利贷。所以签合要加这句话:"若房屋被司法处置,所得价款优先偿还买方已付款"。第三坑:过户时税费爆炸,见过最离谱的案例,50万买的房子过户时因为评估价涨到200万,多交了20多万税费,一定要在合同写清楚"所有税费由卖家承担"

常见问题解答

1. 安置房买卖合同需要公证吗?

公证不是必须的,但花500块做个律师见证书很值!要把全家户口本、结婚证、拆迁协议都复印存档,让卖家写份产权承诺书,再让两个见证人签字,比公证处材料还扎实。

2. 遇到拆迁怎么办?

新出的司法解释有规定,拆迁时房产证还没办,买方可以直接主张拆迁权益。之前杭州有个案子,买家住了10年的安置房拆迁,法院判了638万补偿款全归买家,就因为合同里写了"遇拆迁时买方作为权利人"。

3. 房东突然去世怎么过户?

这时候要盯紧拆迁办!要求所有继承人签继承权承诺书,最好让拆迁办把房产证直接办到买家名下。郑州出现过经典案例,买家拿着拆迁安置协议,绕过继承人直接办成了产权证。

4. 小孩上学能用户主吗?

有办法!拿着买卖合同去居委会开实际居住证明,再到教育局备案。苏州工业园区去年就有12个家庭用这招成功入学,关键是要提前3年准备,把水电费单据都留着。

5. 怎么查安置房能不能办证?

教你三招:①去拆迁办查安置协议是否备案;②到不动产中心查大产权证;③最重要的是看土地性质,国有划拨土地的补交5%土地出让金就能转商品房,是集体土地赶紧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