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拆迁安置房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民法典》第143条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关键看房屋是否取得完全产权、是否处于限售期。若已办理不动产登记且满足当地政府规定的上市交易条件(杭州要求满5年),合同一般有效;若未取得产权证或处于限售期内,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但司法法院会结合合同履行情况、双方过错程度综合判断。

一、拆迁安置房买卖的三大生存法则

杭州萧山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特别典型:老王把刚拿到手的安置房卖给小李,结果3年后房价翻倍想反悔。法院最终判决合同有效,为啥?关键看这3点:

1. 房产证是硬通货:没证就像开车没驾照,随时被查。南京规定必须持证满3年才能交易,深圳更是要求5年。建议在合同里加个"双保险条款":"卖方承诺在符合条件后30日内配合过户,逾期按日赔付总房款0.5‰"。

2. 限售期是定时炸弹:上海杨浦区去年就有案例,买卖双方签合房子还在限售期,结果卖家趁机涨价80万。记住一定要查当地政府官网,或者直接打12345咨询最新政策。

3. 集体土地是隐藏BOSS:是划拨土地上的安置房,交易时要补缴土地出让金。温州曾有人因忽略这点,多花了26万冤枉钱。签合同前务必查看土地使用权证,上面会清楚写着"出让"还是"划拨"。

二、血泪教训:这些坑千万别踩

去年苏州工业园区某拆迁房买卖纠纷,买家因为少做一件事损失了50万定金——没查卖方婚姻状况!原来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妻子根本不同意卖房。

防坑指南: ① 要求所有共有人当面签合同,带上结婚证、户口本原件; ② 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拉产调,费用只要20块; ③ 定金别超过总房款20%,法律规定超了可以要回来; ④ 留10%尾款过户后再付,见过太多卖家拿钱后玩失踪的。

三、终极安全交易四步走

郑州专业房产律师王胜利分享了他的秘籍: 1. 视频签约:全程录像,要求卖方举着身份证说"自愿出售"; 2. :把钱存在双方共同监管的银行账户,约定触发条件才放款; 3. 预告登记:花80元在房管局做备案,防止一房二卖; 4. 违约重罚:写清楚"若房价上涨,违约方需赔偿差价",去年武汉洪山区法院就支持过这样的诉求。

四、灵魂拷问:这些情况合同还有效吗?

问题1:没房产证的安置房买卖合同算数吗?

答:像"空中楼阁",暂时无效但有机会补救。最高法司法解释,后来取得产权证,且买家没有过错,法院会判继续履行。建议在合同注明"本合同自取得产权证之日起生效"。

问题2:签了合同房主反悔怎么办?

答:收集这三样证据稳赢:①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对方同意交易)②定金收条 ③中介见证证明。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了个案例,买家靠这三样证据不仅拿到房,还让卖家赔了38万违约金。

问题3:安置房被查封了还能买吗?

答:千万别!杭州余杭区有个买家明知房子被查封还交易,结果钱房两空。签约前一定要查<执行信息公开网>,输入姓名身份证就能看到是否被查封。

问题4:集体土地上的安置房能过户吗?

答:看户口!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一个村),买卖合同有效;城里人买小产权安置房,合同无效。有个例外:北京海淀区唐家岭改造项目,有部分安置房取得了完全产权可以上市。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