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安置房买卖有法律效力吗

作为法律从业者,经常被问到"回迁安置房买卖有法律效力吗"。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看待:买卖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房屋已完成不动产登记取得完整产权,签订的买卖合同原则上有效。但现实中很多回迁房尚未取得房产证,签订的买卖合同被法院认定为"效力待定",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情况判断。《民法典》第215条,物权变动未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但最终能否过户还要看政策限制。

一、回迁安置房买卖的三大风险点

老王去年花80万买了套回迁房,价格比市场价便宜30%,结果现在原房主反悔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回迁房交易主要存在这些坑:

1. 房产证办理周期长,很多地方要等5年才能办证,这期间房价上涨容易引发违约
2. 原房主涉及债务纠纷,房子被查封
3. 部分城市限制回迁房交易,北京要求取得房本后5年才能上市
4. 户口迁移问题难解决,影响子女上学
5. 物业费、土地出让金等隐性成本常被忽略

二、聪明人买回迁房的5个正确姿势

想捡漏回迁房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万全准备:

回迁安置房买卖有法律效力吗

第一招:查清房屋性质
让卖家出示拆迁协议、选房确认单,确认房屋属于"可上市交易"的经济适用房还是"限制交易"的安置房。

第二招:约定高额违约金
在合同中写明"若因卖方原因导致无法过户,需赔偿房屋差价损失",建议约定总房价30%以上的违约金。

第三招:资金监管要到位
通过第三方账户托管房款,约定分期支付:签合同付30%,交房付40%,过户成功再付尾款。

第四招:全家签字录像
要求所有继承人到场签字,全程录音录像,防止出现"老婆说不知情"之类的纠纷。

第五招:提前办理预告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可申请预告登记防止一房二卖,保障未来物权实现。

三、血泪教训:这些情况买了也白买

杭州中院判了个典型案例:李女士买的回迁房因未补缴土地出让金,法院认定合同无效。以下几种情况千万碰不得:

• 军产房、校产房等特殊性质房屋
• 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安置房(小产权房)
• 已被法院查封的房产
• 经济适用房未满上市年限
• 存在多个继承人的遗产房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没房产证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有效吗?

合同本身有效,但过户存在障碍。最高法司法解释,只要合同内容不违法,不能以未办产权证为由否定合同效力。

2. 卖家反悔要加价怎么办?

可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申请财产保全。确实无法过户,可主张房屋差价赔偿。深圳就有判例支持买家获赔180万差价损失。

3. 买安置房能贷款吗?

没房产证不能按揭贷款,部分农商行接受拆迁协议抵押贷款,但利率上浮30%以上。

4. 遇到拆迁二次补偿归谁?

已完成过户,补偿归新业主;若未过户,需要看合同约定。建议在合同中写明"二次拆迁权益归属条款"。

5. 如何查安置房是否被抵押?

带卖家身份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或通过"掌上登记中心"APP在线验证,费用20-50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