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购买安置房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民法典》第143条,合同有效的三大条件是: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安置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关键看房屋性质:该安置房已取得完全产权且允许上市交易(如已办证并解除限售期),签订的合同有效;若房屋属于经济适用房性质且未满5年限售期,或土地性质为划拨用地未补缴出让金,这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现实中超过80%的安置房纠纷都源于对房屋性质的误判。

安置房买卖的"隐形地雷"你知道吗?

去年杭州王先生花200万买的安置房,住了3年才发现土地证是划拨性质,现在要补缴50万土地出让金才能过户,卖家早拿着钱出国了...这就是典型的安置房陷阱。安置房分为三种:1.政府划拨土地建设的限价安置房(5年内禁止交易);2.村集体用宅基地建设的"小产权安置房";3.开发商配建的允许自由交易的安置房。前两种私下买卖风险极大,第三种要看是否完成初始登记。

私下购买安置房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签了合同也钱房两空?

中介不会告诉你的秘密:就算签了正规购房合同,只要房子没办证,法院都判合同无效!上海法院判例显示,买未满5年的动迁安置房,卖家反悔时法院直接解除合同,买家只能拿回本金,房价涨的300万差价一分钱补偿都没有。更惨的是,遇到卖家负债被法院查封房产,买家连居住权都保不住。

手把手教你安全买安置房

想捡漏安置房?记住这3招:①查产权证附记页是否有"经济适用房"或"限售期"标注;②让卖家出示《拆迁安置协议》原件,重点看房号是否一致;③签合必须约定"卖家需配合办理完全产权并承担相关费用"。建议预留30%尾款在过户后支付,最好请公证处做资金监管。杭州某买家就这样操作,成功用市场价6折买到滨江地铁口的安置房。

常见问题解答

安置房未满五年买卖有效吗?

若当地有限售政策则合同无效!北京明确规定经适房5年内不得交易,私下签订的买卖合同会被法院认定无效。但厦门等部分城市允许附条件买卖,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待限售期满后过户"。

合同无效后钱能要回来吗?

《民法典》157条,合同无效后应返还财产,但有过错方要赔偿损失。司法买家明知是限售房仍购买,要自行承担20%-50%的损失。建议保留看房时的沟通记录证明卖家隐瞒实情。

怎么查安置房能不能买卖?

带身份证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档,重点看三个信息:1.房屋性质是否为"市场化商品房";2.土地性质是出让还是划拨;3.是否存在抵押或查封。也可以扫描产权证上的二维码验证真伪,有些城市还能在政务APP直接查询。

需要做买卖合同公证吗?

公证不能改变合同效力!广州曾发生案例,买卖双方做了公证却因房屋限售被法院判定无效。公证的真正作用是固定证据,建议对《拆迁协议》《房款支付凭证》等关键材料进行公证。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