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是受法律保护的!《民法典》第143条,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也明确,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产不得转让。不过只要买卖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合法,且安置房最终能办理产权证,法院会认定协议有效。但要!房屋本身存在交易限制(如未满5年禁止交易),协议被判定无效。

拆迁安置房买卖必须知道的5件事

1. 房产证是核心问题:很多安置房刚交付时只有拆迁协议没房产证。这时候签的买卖合同属于“附条件合同”,必须约定清楚办证后的过户义务。苏州就发生过案例,买家等了3年终于办证,结果卖家反悔,法院直接判强制过户!

2. 交易限制期要牢记:像杭州规定安置房5年内不能卖,南京部分区域限制3年。有个朋友偷偷签了协议,结果到过户时发现限制期未满,不仅赔了20万违约金,房子还被查封了。

3. 税费让你惊掉下巴:安置房交易要交土地出让金!郑州某安置房总价80万,过户时突然要补缴15万出让金,买卖双方当场吵到报警。建议在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税费承担方式。

4. 一房多卖防不胜防:没房产证的安置房最容易被动手脚。上海曾出现卖家把同一套房卖给3个人的骗局,被判刑8年。记住!一定要做预告登记司法公证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5. 户口迁移别忽视:北京发生过因原房主户口未迁出,买家孩子无法入学的纠纷。签协议时要明确约定户口迁出时间和违约责任,最好预留10%-20%尾款作押金。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签了协议但房产证没下来,协议有效吗?

有效!只要协议内容合法,法院普遍认可其效力。但要两点:①必须明确约定办证后的过户义务 ②不能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形。建议在协议中加入“若因政策原因无法过户,卖方需全额退款并赔偿利息”的条款。

问题2:安置房买卖需要哪些特殊手续?

除常规材料外,必须准备:①拆迁补偿协议原件 ②安置房准购证明 ③房款支付凭证(最好银行转账) ④物业交割单。杭州某区还要求提供街道办出具的“安置房上市交易证明”,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

问题3:遇到卖家反悔怎么办?

三步走维权:①收集微信聊天、转账记录等证据 ②发律师函催告履约 ③15天内向法院起诉。武汉中院有个判例,卖家反悔后被判赔偿房屋差价损失86万元!记得在协议中约定“房屋涨价部分由违约方承担”

问题4:安置房贷款有什么限制?

四大行基本不给没房产证的安置房贷款!部分商业银行可做“预抵押贷款”,但利率上浮20%左右。有个变通办法:先签借款协议,等房产证下来再转按揭。但风险在于期间房价波动,建议找第三方资金监管。

问题5:集体土地上的安置房能买吗?

风险极大!这类房子只能在本村集体内部流转。外地人买了会面临:①无法过户 ②遇拆迁不获补偿 ③被认定违建强拆。除非能转为国有土地性质,否则千万别碰!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