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单位不提供工资表怎么办

遇到劳动仲裁时单位拒绝提供工资表,劳动者完全不用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9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与争议相关的工资支付记录。单位拒不配合,仲裁委员会有权责令其提交,甚至直接采信劳动者的主张。更硬核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工资表,法院可以直接推定劳动者主张的工资数额成立!这波法律撑腰操作,让劳动者在仲裁中底气十足。

手把手教你应对公司耍赖全攻略

第一步先来个温柔提醒:通过微信或邮件正式要求公司提供工资表,记得截图保存沟通记录。公司继续装聋作哑,马上向仲裁庭提交《证据调取申请书》,这个动作能让仲裁员直接介入调查。

聪明的劳动者都会准备Plan B:银行流水+电子工资条+考勤记录三件套。特别是每月工资到账的银行流水,能直接锁定实发工资数额。现在很多公司用钉钉发工资条,记得定期导出PDF版本保存。

劳动仲裁单位不提供工资表怎么办

遇到公司搞阴阳工资表也别怕,悄悄联系离职同事作证。之前就有案例,5名前员工集体出庭作证,直接戳破公司提交的虚假工资表,劳动者获赔双倍工资差额。

这些证据收集神操作你必须知道

1. 微信记录别删!老板随口说的你这个月绩效5000都能当证据;
2. 每月发薪日定时录像,拍下财务室的工资公示表;
3. 偷偷录音时要自然,问HR:我上个月到手怎么才3800?不是合同写的4500吗?
4. 社保缴费基数藏着大秘密,就算公司按最低基数缴纳,也能反推出实际工资;
5. 钉钉、企业微信的审批流程别放过,补贴发放记录藏在审批流里。

90%劳动者都踩过的三大坑

第一大坑:傻等仲裁结果。聪明人都准备起诉材料,北京某程序员就是仲裁阶段没拿到工资表,直接起诉后通过法院调查令挖出公司隐藏的电子账套。
第二大坑:轻信公司拖延话术。等仲裁结束就给你这种鬼话千万别信,必须在举证期内死磕到底。
第三大坑:自己举证工资标准。记住!工资举证是公司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只需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就行。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公司说工资表丢了怎么办?
答:这是典型的耍无赖!《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公司必须保存工资表至少2年。主张丢失,仲裁委会要求其提供其他佐证材料,若无法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问题2:现金发工资怎么证明?
答:收集签收单复印件、拍摄领款视频、保留工资袋照片。曾有案例劳动者提供带有公司LOGO的工资袋照片,结合同事证言成功认定工资标准。

问题3:公司提交假工资表怎么办?
答:立即申请笔迹鉴定、印章真伪鉴定。深圳某案件就是通过鉴定发现工资表签名笔迹与劳动合同不一致,最终公司被罚20万元。

问题4:海外公司无法提供国内工资表?
答:可申请调查令核查外汇支付记录。上海某外企员工通过查询公司跨境支付记录,锁定美元工资折算金额,成功追讨年终奖差额。

问题5:公司注销了还能追责吗?
答:当然可以!股东要在清算范围内承担责任。杭州某案例中,即使公司已注销,劳动者通过追诉股东连带责任,最终获得全额赔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