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迫辞职经济补偿金

很多打工人遇到公司逼自己辞职的情况,总以为只能吃哑巴亏。其实《劳动合同法》第38条、46条规定,公司存在拖欠工资、不交社保、强迫冒险作业等违法行为,员工主动辞职照样能拿经济补偿金!这个补偿金按工作年限算,每满一年发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算半个月,超过半年不满一年也算一个月。

被公司逼到辞职?这5种情况你稳拿赔偿

上个月我朋友小王就被公司坑惨了。公司突然说要全员降薪30%,不同意的就自己写辞职报告。小王硬是拿着劳动合同法第38条和公司谈判,拿到了3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下面这些常见逼退员工套路,遇上千万别怂:

1. 工资说扣就扣:连续两个月只发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人间蒸发?保留工资条直接去仲裁!
2. 社保玩失踪:查查你的社保账户,要是公司半年没给你交社保,马上收集证据
3. 调岗逼你走:从办公室主管调去当仓库管理员?这种侮辱性调岗可以直接say no
4. 工作环境要命:让会计去工地搬砖还不给安全设备?这属于强令冒险作业
5. 精神虐待术:领导天天微信轰炸到凌晨,这种变相施压也是违法

经济补偿金计算有门道 别少拿一分钱

补偿金看着简单,实操时处处是坑。要搞清楚计算基数不是基本工资,而是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含奖金、津贴、加班费。有个案例特别典型:某程序员月薪1万,但年终奖发了6万,结果公司只按1万基数赔偿,仲裁委判决按(12万+6万)/12=1.5万计算,多拿了50%!

员工被迫辞职经济补偿金

还有个常见误区是工作年限计算。你在公司干了3年7个月,该算4个月工资;要是3年5个月,那就是3.5个月。特别2008年前的工作年限,算法有所不同哦。

被迫辞职必知的5个救命操作

第一招:取证要像侦探
偷偷录音记得要录到公司名称,微信别用领导这种称呼,要明确对方身份。有次仲裁时申请人就因为微信里叫张哥,差点被公司抵赖不认。

第二招:辞职信千万别写个人原因
要明确写因公司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快递单上注明文件内容,收到签收记录比黄金还珍贵。

第三招:离职工资别马虎
就算急着走也要等公司结清工资,见过最惨的案例是员工赌气不要当月工资,结果仲裁时公司反咬他自动离职。

第四招:仲裁时效记心头
离职后1年内必须申请劳动仲裁,有个大姐离职13个月才去申请,白白损失5万补偿金。

第五招:谈判要有策略
别一上来就说要仲裁,先书面催告公司补发工资或补缴社保,留足合情合理的证据链。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灵魂5问

Q1:怎么证明我是被迫辞职?

三件套证据不能少:1.公司违法证据(欠薪证明、社保记录)2.你催告公司整改的书面通知 3.载明真实辞职原因的离职文件。有个绝招是找在职同事作证,但要保护证人隐私。

Q2:补偿金最高能拿多少钱?

月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封顶且最多算12年。北京月平均工资10534元,3倍就是31602元。月薪5万的高管,补偿金也只能按31602元计算。

Q3:试用期被逼走能要补偿吗?

当然可以!只要公司存在法定违法情形,试用期员工同样受保护。有个案例是试用期女生因怀孕被刁难辞职,成功拿到2个月工资补偿。

Q4:签了自愿离职协议还能反悔吗?

关键看协议内容。协议里明确双方无任何争议,基本很难翻盘。但要是能证明签订时受欺诈胁迫,公司威胁不给离职证明,可以在1年内申请撤销协议。

Q5:公司拖着不给补偿金怎么办?

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仲裁双管齐下。有个狠人还申请了财产保全,冻结公司账户,公司乖乖付钱。记得仲裁时可以要求加付50%-100%赔偿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