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辞职可以申请哪些补偿款

《劳动合同法》第38条、46条规定,当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暴力威胁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被迫辞职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还能追讨欠薪、加班费、未休年假补偿等款项。最关键的是要保存好被迫辞职的证据,否则被认定为主动离职而失去维权资格。

一、被迫辞职拿补偿的完整攻略

老王在电子厂干了3年,最近半年老板总找借口扣工资,上个月干脆说效益不好直接发70%工资。老王找老板理论反被威胁:不想干就滚!这种情况下老王直接辞职,一毛钱补偿都拿不到。

正确做法应该是:先用手机录下老板威胁的对话,保留工资条和银行流水,给公司寄送《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写明是因为拖欠工资才离职。这样申请劳动仲裁时,就能要回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还能追讨被扣的30%工资。

二、这5种情况辞职也能拿钱

很多人以为主动辞职就没补偿,其实遇到这些情况必须维权: 1. 公司搬迁到外省不提供交通住宿 2. 从文员突然被调去当保洁 3. 怀孕后被安排值夜班 4. 办公室甲醛超标拒不整改 5. 每月加班超36小时还不给加班费

被迫辞职可以申请哪些补偿款

去年有个快递小哥被公司要求每天工作14小时,他收集了半年多的打卡记录和排班表,辞职后成功拿到2.8万补偿金。记住:只要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你的辞职就是被迫的!

三、手把手教你计算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的总收入(含奖金、补贴)除以12。特别: - 工作6个月以上按1年算 - 工资超过当地3倍社平工资的按3倍计算 - 2008年前的工作年限另有特殊规定

小李月薪1.5万,工作了4年3个月,当地社平工资3倍是1.8万。他的补偿金计算是4.5个月×1.5万=6.75万元。月薪2万,则按1.8万计算,能多拿1.35万元。

四、维权必备的4个绝招

1. 证据收集三件套: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作记录 2. 书面通知要挂号:用EMS寄送解除通知并保留回执 3. 仲裁时效1年内:离职后超1年再申请败诉 4. 主张项目要列全:经济补偿、加班费、年假补偿、社保补缴一个都不能少

建议在提交仲裁前先找律师写份《赔偿清单》,有个程序员离职时忘了要未休年假补偿,后来发现三年没休的年假还能多要2个月工资。

常见问题解答

1.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证明劳动关系?

保留工牌、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社保缴纳记录、工资转账凭证、同事证言等都可以作为证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还能主张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

2. 老板说给补偿但要签免责协议怎么办?

绝对不要签!很多协议里会写双方再无争议,签了字就算发现少算补偿也不能再要。正确做法是拿到全部款项后再签离职协议,最好让律师审核条款。

3. 被迫辞职需要提前30天通知公司吗?

不需要!法律明确规定因用人单位过错辞职的可以立即走人。但要必须书面说明辞职原因,只写个人原因离职,就算之前被欺负也拿不到补偿。

4. 公司威胁不给离职证明怎么办?

这是违法行为!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不仅会被责令开具证明,还面临2000-20000元罚款。导致下家工作黄了,还能要求赔偿损失。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