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规定
当你在合同里写了尽快交货但没写日期,或者约定了合理价格但没写明金额,这就属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民法典》第510条,这种情况得让当事人协商补充协议,协商不成,就得按照合同相关条款、交易习惯来确定。实在搞不定的话,法律在第511条直接给出了6种解决方案,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国家标准,价格不明确的按市场价,履行地点不明确的要分情况处理。
签合不这些,小心掉坑里
去年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跟装修公司签合没写明墙面要用防水涂料,结果装修队用了普通涂料,下雨天墙面直接起泡。法院判装修公司赔钱,就是因为合同没写清楚质量要求,只能按行业标准来执行。这告诉我们签合同千万别当甩手掌柜,特别是这五个关键点最容易出问题:
1. 质量要求:只说装修要好看等于没说,得写清楚材料品牌、施工标准
2. 价格条款:光写市场价容易扯皮,最好约定计价方式
3. 履行时间:尽快完成这种话千万别写,精确到年月日才保险
4. 验收标准:货物验收是抽检还是全检?合格率要达到多少?
5. 违约责任:违约金写不写?按日计算还是固定金额?
合同变糊涂账怎么办?教你三招救命
第一招:先找对方坐下来好好商量,说不定能签个补充协议。去年有个案例,两个公司因为设备维修费扯皮,后来协商约定按第三方评估价结算,省了打官司的钱。
第二招:查查行业惯例。物流行业默认的货物赔偿标准是运费3倍,建筑行业认可监理验收报告。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关键时刻能派大用场。
第三招:准备好证据链。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往来、过往交易凭证都要留底。有个聪明的老板每次催款都发带日期的短信,后来法院就按这些短信确定了还款期限。
合同纠纷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价格没写清楚能按市场价随便算吗?
答:民法典511条,确实要按签约时的市场价算。但要特殊情况:是政府定价商品(水电煤气),必须按指导价;独家定制产品要参考成本价。去年有家服装厂订制特殊拉链,法院就委托了第三方机构核算生产成本来定价。
问题二:合同没写交货时间怎么办?
答: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必须给合理准备期。这个合理期限要看货物性质,生鲜食品3天算合理,大型机械要30天。有个经典案例是买方向法院申请7天交货期,结果卖方证明同类产品正常生产周期要45天,法院把期限放宽到40天。
问题三:质量验收标准模糊怎么处理?
答:分三步走:1.看有没有行业标准;2.没有就找国家标准;3.都没有的话按标准。定制家具没写环保标准,法院会参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来判定。建议签约时至少写明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问题四:合同没约定违约金能索赔吗?
答:可以要求赔偿实际损失,但必须举证。房东突然收回商铺,租户要证明装修损失、客户流失等金额。有个餐饮店老板靠半年的营业额报表成功索赔了3个月预期利润。
问题五:履行地点不明确怎么送货?
答:民法典规定:送货上门的去卖家所在地,自提的去买家所在地,送货运费谁承担要看交易习惯。有个典型案例是网购纠纷,虽然合同没写,但法院按平台规则判由卖家承担退货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