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多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司法实践中普遍以实际损失的30%作为违约金上限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你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原则上不能超过预估实际损失的30%,否则被认定为过高条款。
违约金条款到底怎么用才合法?
前几天有个朋友开装修公司,和客户签合写了延期一天赔5000块,结果真违约了被客户告到法院,法官把违约金砍到每天800块。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很多人以为违约金随便写多少都行,其实法律早给你划好线了。
租房合同里常见的提前退租赔三个月租金,房东实际损失只是空置期的租金,那三个月就超标了。再网红和MCN公司签的违约赔偿500万这种天价条款,法院审理时都会要求提供实际损失的证据。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像建设工程合同这种履行周期长、损失难计算的,法院对违约金标准会适当放宽。去年有个案子,施工方延误交工被索赔合同总价20%的违约金,法官考虑到项目整体影响,支持了15%。
关于违约金的5个灵魂拷问
1. 违约金超过30%就绝对无效吗?
不一定!30%只是参考标准,关键看是否明显过高。损失100万,约定赔130万被支持,但要是约定赔500万就危险了。法官还会考虑合同性质、履行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2. 所有合同都适用30%标准吗?
特殊合同有特别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规定违约金不超过已付房款的30%,但逾期交房/办证的情况,按日万分之三计算。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超过LPR四倍都被认定过高。
3. 怎么证明实际损失?
要准备四类证据:直接损失凭证(如转租差价收据)、预期利益证明(如订单合同)、采取减损措施的证据(如广告重投记录)、专业评估报告。有个建材供应商索赔200万违约金,靠第三方仓储费用审计报告获得了170万支持。
4. 定金和违约金能要吗?
二选一!《民法典》588条规定不能既要求违约金又没收定金。收了10万定金又写违约金20万,最终最多只能拿到20万。不过定金不超过主合同标的20%这条规定仍然有效。
5. 格式条款中的违约金有效吗?
要看是否尽到提示义务。保险公司在免责条款用加粗红字写明逾期缴费违约金按日5%被认定有效,但健身房用浅灰色小字印在合同背面就被认定无效。建议大家签合重点查看违约金条款的字体、位置、说明是否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