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简单来说就是:签了合同没按约定交货,不仅要修要换还要赔钱!但出现合同写的是苹果12,收到的是红富士苹果这类奇葩纠纷。这时候就要看合同条款是否明确、验收标准是否量化、违约条款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去年某科技公司因交付软件缺少合同约定的AI算法模块,被判赔偿客户300万+重写代码,这就是典型的功能阉割型违约。

货不对板时千万别做这3件傻事

去年我们处理过最离谱的案例:某建筑公司收到200吨劣质钢筋,项目经理一气之下把钢材全扔河里了...结果法院判决其自行承担30%责任!记住这三个保命操作:1.立即拍照录像保留证据,连快递单都要拍 2.24小时内发书面异议函(微信也算但最好用EMS)3.千万别自行处理货物,学学这位机智老板——把问题机床原地封存,还花钱请公证处录像,成功让对方赔了双倍订金。

4种教科书式维权姿势

遇到货不对板别慌,试试这些骚操作:1.玩转留置权——对方不换货就不付尾款 2.祭出不安抗辩权——发现供应商要破产立即中止付款 3.活用违约金条款——合同里约好每天1%滞纳金比骂街管用 4.终极杀招解除合同+索赔(适合彻底摆烂的对手)。某母婴店老板就靠第四条神操作,不仅退回500箱变质奶粉,还让对方倒赔店铺停业损失,简直爽文剧情!

签合必加的5个救命条款

吃过亏的老江湖都在合同里埋这些彩蛋:1.验收标准精确到毫米级(红色要潘通色卡187C)2.违约阶梯式赔偿(迟交1天扣1%,超5天直接解约)3.约定司法鉴定机构(避免扯皮时临时找)4.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别小看这条能省几万)5.管辖法院选自己地盘(主场作战有buff)。某网红直播间就因合同写明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成功跨省追回百万坑位费。

常见问题Q&A

Q1:收到货发现质量不达标,但合同没写标准怎么办?

这时候可以搬出《民法典》510条,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特定习惯顺序来认定。买进口牛排没约定标准,至少得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去年有餐厅采购澳洲和牛却收到草饲牛肉,法院参照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差额判赔。

交付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Q2:验收时没发现问题,使用三个月后出故障能索赔吗?

关键看是否在质保期内!法律规定的默认质保期是2年(特殊商品更久),合同约定验收即视为合格,但能证明是隐蔽瑕疵的仍可维权。某工厂买的设备验收后2周爆炸,鉴定发现是设计缺陷,照样获赔180万。

Q3:定制产品不符合要求,但供应商说已经尽力了怎么破?

定制类产品适用严格责任!曾有个性化婚纱案例,新娘要求绣999颗珍珠,结果只绣了666颗,法院判工作室重做+赔偿精神损失。记住:定制服务必须100%符合约定,差1%也是违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