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延迟交货

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延迟交货

最近老有老板问我:疫情封城导致货发不出去,客户天天催着要违约金,这钱到底该不该赔?《民法典》第180条和590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个前提:必须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这就好比你约了人吃饭,路上遇到山体滑坡,得赶紧打电话说去不了,不能事后才找借口。

不可抗力可不是万能挡箭牌

去年郑州暴雨那会儿,有个做机械出口的王总就栽了跟头。明明仓库被淹了还硬撑着说能发货,拖了半个月才告知客户。结果法院判他赔了30%违约金,为啥?法律规定遭遇不可抗力要立即通知,他这通知晚了,导致客户没时间找替代供应商。这就跟家里失火不报警,等房子烧完了才打电话一个道理。

法律怎么认定共同经营

法律怎么认定共同经营

在《民法典》和《公司法》框架下,共同经营的核心是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四要素。法院判定时会看三点:一是各方是否有明确合作协议;二是资金/劳务投入是否形成混同;三是实际经营中是否存在分工协作。张三和李四合开奶茶店,一个出钱一个管店,就算没签合同也被认定为共同经营。

这些场景都构成共同经营

你以为只有签了合伙协议才算数?大错特错!去年杭州有个案子,俩网红用同一个抖音号直播卖货,法院就认定她们是共同经营。下面这些常见情况都踩雷:

居间合同费用不能超过

居间合同费用不能超过

《民法典》第963条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但法律并未直接规定居间费用的上限比例,而是强调合理范围。居间费用过高导致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依据《民法典》第151条主张撤销合同。某房产中介收取总房价20%的居间费,法院就认定其违反公平原则。

居间费怎么收才合法?记住这3个关键点

第一看行业惯例,二手房中介费在1%-3%之间;第二看服务价值,某公司帮企业融资5亿元收取500万居间费就比收2000万合理;第三要书面约定,杭州曾发生口头约定3%居间费最终被法院调整为1.5%的案例。建议签约时把服务内容、收费方式、违约责任都写清楚。

银行卡突然扣钱约定还款

银行卡突然扣钱约定还款

《民法典》第509条和《商业银行法》第29条规定,银行在获得持卡人书面或电子协议授权后,确实有权按照约定执行扣款操作。但重点在于「约定」二字——银行必须事先明确告知扣款规则,并且在协议中清楚标注自动扣款条款。若持卡人从未签署过相关协议,或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就擅自扣款,则构成侵权行为。

银行卡半夜突然扣钱?这五种情况要警惕

上周小王凌晨3点收到短信提示被扣款2000元,吓得差点报警,发现是去年签约的健身会员续费。这种「突然袭击」其实都有迹可循: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规定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522条规定,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类型。这类合同必须满足三个核心要件:第一,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基础合同关系(如买卖、租赁等);第二,需明确约定由债务人直接向合同外第三方履行义务;第三,第三人未参与合同订立但享有履行请求权。法律允许这种合同形式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在网购、保险、建筑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这种合同用好了能省不少事儿

张三在京东给老家的父母买按摩椅,本质上就构成了典型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这里京东是债务人,张三是债权人,父母是受益人。法律规定,快递直接把货送到老人手里就算完成交付,不需要张三亲自收货再转交。

协议离婚的程序怎么走

协议离婚的程序怎么走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协议离婚必须经过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申请离婚登记、度过冷静期、领取离婚证五个核心步骤。流程为:1.夫妻双方自愿协商离婚条件(财产、抚养权等);2.共同到一方户籍地民政局提交申请;3.等待30天离婚冷静期;4.冷静期后30日内再次共同到场确认;5.领取离婚证正式解除婚姻关系。整个程序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埋雷,下文用大白话帮你拆解细节。

协议离婚全流程避坑指南

去年帮闺蜜办协议离婚时,她差点在财产分割上吃了大亏。当时男方把婚内买的股票账户说成是婚前财产,幸亏我们让证券公司打了交易流水,发现婚后有多次操作记录,最终多分回来18万。所以说协议离婚千万别急着签字,这几个要点必须死磕:

重大误解解除合同的条件

重大误解解除合同的条件

《民法典》第147条,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误解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构成重大误解需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误解内容涉及合同性质、对方身份、标的物质量等核心要素;第二,误解直接导致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第三,误解方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第四,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误解事由后90日内行使撤销权。把古董花瓶误认为现代工艺品购买,就属于典型的重大误解情形。

生活中常见的重大误解翻车现场

最近朋友老张就遭遇了糟心事,他在二手平台花2万块买了台九成新单反相机,到手发现竟是十年前的老型号。卖家辩称九成新指的是外观成色,这种玩文字游戏的操作就构成重大误解。类似的案例还有:租房时把建筑面积当套内面积计算,签了合同才发现实际面积缩水30%;网购手机错把展示机当全新机购买;甚至有人把订婚戒指的钻石克拉数看错小数点...

欠租金不还怎么处理

欠租金不还怎么处理

当遇到租客拖欠租金时,《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规定,房东有权要求租客在合理期限内支付租金。超过这个期限仍未支付,房东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房东不能直接赶人、换锁或扣押物品,必须通过法律程序维权。这个过程涉及发催告函、协商调解、申请支付令甚至起诉,整个流程需要保留好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证据等关键材料。

房东必看的租金追讨实战攻略

去年有个房东王姐遇到租客连续3个月拖欠房租,她先发微信提醒却被拉黑。后来她直接冲到出租屋想换锁,结果被租客报警说她非法侵入。在律师建议下,她整理了租赁合同、催款记录到法院起诉,前后折腾了半年才拿到钱。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冲动解决不了问题,按法律流程走才是正解。

签了居间合同后悔了

签了居间合同后悔了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居间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一旦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即产生法律效力。单方面反悔,面临支付违约金、赔偿中介实际损失等法律责任。但别慌!法律也规定了三种解除情形:协商一致解除、约定解除条件达成、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等法定撤销事由。

签完合同就后悔?教你三招破局

第一招:先看合同后悔药条款。很多居间合同会写反悔期,房产中介合同常有3天内可无责解约。要是没这条款?试试第二招——找中介协商。直接说家里突然急需用钱家人不同意交易,诚恳沟通省下违约金。第三招最狠:找合同漏洞!中介没告知重要信息、合同签字是假的,抓住这类把柄可以直接主张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