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委托人私自拿走公司工程款

委托人私自拿走公司工程款

《刑法》第271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委托人擅自挪用公司工程款构成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金额达到6万元以上,就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刑期最高可达15年。公司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资金并赔偿损失。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让委托人赔上职业生涯和信用记录。

公司工程款被卷走的真实案例有多离谱?

广东某建筑公司就栽过大跟头。项目经理王某以采购材料为由,把300万工程款转到自己控制的空壳公司账户。这老哥拿着钱直接全款买了套江景房,还在朋友圈晒装修照片。结果被财务查账时发现合同公章造假,被判了7年有期徒刑。

被中介忽悠签了合同怎么办

被中介忽悠签了合同怎么办

遇到中介用话术忽悠签合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自认倒霉。但《民法典》148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介存在欺诈行为,你完全有权利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法律上构成欺诈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中介故意隐瞒真相/虚构事实、你产生错误认知、最终签下不利合同。中介承诺押金随时可退却写进霸王条款,或者隐瞒房屋真实产权情况,都属于典型欺诈行为。

亲身经历者教你五步自救法

去年刚被租房中介坑过的小王现身说法:当时说好的无中介费,合同里却冒出每月200元服务费。我做了这五件事成功维权:

谁签合同谁承担责任吗

谁签合同谁承担责任吗

拿着签字笔准备在合同上签名时,很多人心里都会打鼓:这字一签是不是就要负全责了?《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白纸黑字写着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从法律上说,确实是签字盖章的人要承担合同责任。但现实中的情况可比法条复杂得多,就像我处理过的一个案子:公司前台姑娘帮老板代签了百万供货合同,追责时发现签字人根本不知情...

签字笔下的责任密码

上周刚有个开奶茶店的小年轻找我咨询,他在加盟合同上签了字,现在品牌方跑路,房东却拿着合同要他赔违约金。这就是典型的见字如面陷阱——白纸黑字写着承租方是他个人名字,可实际经营的是加盟品牌。法律只看合同相对方,签字那刻就注定要扛雷。

没签合同的定金有效吗

没签合同的定金有效吗

遇到房东收完定金突然反悔,装修公司拿了钱就玩失踪,很多人在没签正式合都会纠结:我的定金还能要回来吗?今天用最直白的大实话告诉你,《民法典》586条规定,定金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重点来了!就算没签合同,只要你能证明实际支付了定金且对方收了钱,这笔钱在法律上依然被认定为有效!

一、没白纸黑字也能维权的秘密

上个月朋友小王租房,给房东微信转了5000块定金,结果房东第二天把房子租给别人了。气得小王直接带着聊天记录和转账截图到法院,判房东双倍返还定金。法院认定关键就两点:微信明确写了定金二字,转账备注用途清楚,这就算达成了定金约定!

法院一般违约解除合同

法院一般违约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当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或者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时,守约方有权请求法院解除合同。说白了就是:对方不仅违约,还摆明我就这样你能咋地的态度,法院大概率会支持解除合同。不过要解除权必须在1年内行使(《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否则过期作废。

违约解除合同的全流程解析

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就遇到糟心事:签了3年商铺租赁合同,结果房东第二年突然要涨50%租金。这明显属于根本违约,法院判决解除合同还赔了装修损失。整个过程分五步走:

赔偿协议未按时间打款怎么办

赔偿协议未按时间打款怎么办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若赔偿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打款时间,对方逾期未履行就构成违约。你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协议、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建议先发送书面催告函,若仍不履行可直接向法院起诉,准备好协议原件、转账记录等证据,最快30天内就能申请支付令强制追款。

手把手教你应对赔偿金拖欠

上周刚处理完张三的案子,他去年工伤签了30万赔偿协议,结果公司拖了半年没打款。我们先是帮发了律师函,对方马上付了10万,剩下的写了分期保证书。这里教大家三步走:

1. 发现逾期立即微信/短信催问,记得保存下周一定打款这种承诺证据

银行起诉信用卡纠纷怎么处理

银行起诉信用卡纠纷怎么处理

当银行因信用卡纠纷起诉持卡人时,本质上属于民事借贷合同纠纷,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银行有权要求偿还本金、利息及合理费用;而《民事诉讼法》则明确了诉讼流程。持卡人需:银行起诉前已多次催收,进入诉讼阶段后,法院会审查合同有效性、欠款金额真实性及利息合法性。持卡人应积极应诉,避免因缺席判决而承担不利后果。

被银行起诉了,你该怎么办?

很多朋友一收到法院传票就慌了,其实完全没必要!

70岁以上老人签字有效吗

70岁以上老人签字有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70岁以上老人签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要老人精神状况正常,能理解签字行为的法律后果,其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年龄超过80岁,只要未被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合同、遗嘱等文件依然有效。但若老人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等影响认知能力的情况,则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法律行为。

老人签字背后的法律风险你了解多少?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78岁王大爷把房子低价卖给保健品推销员,子女发现时已完成过户。法院最终判决合同无效,因为销售人员利用老人认知衰退诱骗签字。这类案件提醒我们,老人签字有效≠签字过程合法。亲属要特别老人是否在受胁迫、欺骗情况下签字,签字内容是否与其真实意愿一致。

阴阳合同怎么处罚

阴阳合同怎么处罚

所谓阴阳合同,就是当事人签订两份内容不一致的合同,阳合同用于应付监管部门,阴合同才是真实交易。《民法典》第146条,这种以虚假意思表示掩盖真实意图的行为属于无效合同。若涉及偷逃税款,还触犯《刑法》第201条逃税罪,最高判7年有期徒刑。行政处罚方面,税务机关可追缴税款并处0.5-5倍罚款,市监部门可按合同金额5%-30%罚款。

签阴阳合同等于玩火自焚

最近某网红主播因签订500万阳合同和2亿阴合同被罚2.99亿的案例刷屏。这可不是个例,二手房交易中更常见:一套300万的房子,备案合同写200万避税,实际按300万交割。看似省了税费,实则给自己埋雷。曾有中介自曝行业潜规则:10套房8套用阴阳合同,但被查到的都赔得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