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合同如何认定
《民法典》第469条规定,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具备合同基本要素(如标的物、价款、履行方式等),即使没签书面协议也能成立。但最大的难点在于举证——当一方否认口头约定时,另一方需要提供完整证据链才能获得法院支持。
口头合同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早上在早餐摊喊一声老板来碗豆浆两根油条,实际上就成立了一个口头合同。生活中90%的小额交易都是口头完成的,甚至连租房时随口说的押一付三都算数。但真正出问题的是那些本以为是小钱结果变大事的情况,朋友合伙做生意没签协议,装修师傅口头承诺用进口材料却偷工减料。
3种救命证据一定要留
第一录音要讲究技巧,在对话中自然带出对方全名、合同关键条款。第二转账备注别只写借款,要注明5月合作项目投资款。第三证人不能找自家亲戚,最好选双方共同认识的朋友。有个真实案例:老王卖二手车时口头承诺发动机三年保修,买家偷偷录了视频还让在场修车师傅作证,成功维权获赔2万元。
这些口头约定法院不认账
去年杭州有个案子,甲方说口头答应给乙方30%干股,但既没有分红记录也没有其他股东知情,法院最终没支持。特别这三种情况:涉及不动产买卖必须书面形式、约定内容违反公序良俗(代孕协议)、以及明显超出常理的承诺(如声称赔不出钱就跳楼)。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微信聊天记录算证据吗?
关键看能否形成完整证据链。单独一句好的不够,但是连续对话中出现按昨天说好的先付3万定金,下月15号交货等内容,配合转账记录就能被采信。记得提前公证聊天记录防止对方删除。
问题2:对方反悔说我根本没答应怎么办?
这时候要启动事实推定策略。装修纠纷中,工头已经开始贴你指定的进口瓷砖,即便他否认口头协议,法院也会已履行部分推定合同存在。赶紧收集施工过程照片、材料采购单等辅助证据。
问题3:金额多大必须签书面合同?
法律没有数额限制,但实务中5万元是个分水岭。北京朝阳法院统计显示,超过5万的口头合同纠纷败诉率高达78%。大宗交易哪怕再信任对方,至少也要写个简易协议书,重要条款手写签字比按手印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