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民法典》第577条,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就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俗称违约行为。你网购的手机屏幕有划痕,装修公司把瓷砖贴歪了,房东提前赶你搬家,这些都算货不对板。法律上要求违约方必须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关键看合同怎么签、违约多严重。

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合同违约的后果比你想象的更刺激

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老板跟我吐槽,说供应商送的珍珠奶茶原料全是过期的。这不仅是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他三天被迫停业——这种情况就能主张直接损失(过期原料)和间接损失(停业利润)。去年还有个网红民宿案例,装修公司延误工期导致错过五一黄金周,法院判赔预期收益的70%。

重点来了:法律支持的赔偿不只是看得见的损失,还包括本该赚到手的钱。但要保留证据,当时预估五一假期的订房记录、往年同期流水,否则空口说白话法院可不信。

遇到违约千万别做这3件傻事

第一傻:一气之下直接拉黑对方。有个客户买了20台问题电脑,直接拒收全部退货,结果自己公司办公瘫痪被员工集体吐槽。正确做法是先收下能用部分,书面通知对方限期更换问题设备。

第二傻:自己默默承受损失。见过最冤的是餐馆老板,供应商送的冷冻柜制冷故障导致食材全坏,他自认倒霉花三万块重新采购。半年后律师告诉他本可以索赔五万,但没及时取证已经丧失优势证据。

第三傻:拿着聊天记录当证据。微信说下周肯定修好这种话,到了法庭上对方完全可以不认账。重要事项必须发正式书面函,最好用邮政EMS寄送并保存签收记录。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对方明显违约,我能不能直接解除合同?

关键看违约程度。是根本违约(婚纱店把你定制的婚纱卖给别人),可以直接解除;是轻微违约(窗帘颜色稍微有色差),法院不支持解约。有个判断技巧:看这个违约是否让你签合同的目的彻底落空。

问题2:合同里没写违约金怎么办?

去年装修纠纷案中,合同没约定延期违约金,业主照样获赔。法律规定了损失赔偿额=违约造成的损失+合同履行后可得利益,但需要提供银行流水、报价单等证据。建议签约时加上每日千分之三违约金这种条款,比事后举证轻松得多。

问题3:对方开始赖账说要走法律程序,我该怎么准备?

立即做三件事:1.整理所有履约凭证(付款记录、验收单)2.固定违约证据(拍视频记录质量问题,找公证处做证据保全)3.计算详细损失清单。去年有个客户靠淘宝聊天记录+顺丰物流记录+公证处拍摄的瑕疵商品视频,三周就调解成功拿到赔偿。

问题4:不可抗力导致违约还要赔钱吗?

疫情期有个典型案例:婚庆公司因防疫政策无法办婚礼,法院判决退还定金但不赔违约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确实不能预见 2.直接影响合同履行 3.及时通知对方。暴雨导致物流延迟,但其他快递公司能正常运输,这种情况不算不可抗力。

问题5:对方部分履行算不算违约?

去年建材纠纷案中,供应商送了100吨钢材但20吨不达标,法院认定属于部分违约。你可以选择接收合格部分并索赔,或者全部退货——但全部退货需要证明部分瑕疵影响整体使用效果。定制西装纽扣用错颜色,影响整体着装效果,这种情况可以主张全部退货。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