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与合同不符但对方已签收
最近有个做服装批发的老板私信我:明明发的货和合同约定的款式不一样,但对方已经签收了,现在拖着不付尾款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商业纠纷中特别典型。《民法典》第620条和《合同法》第157条,签收不等于认可货物质量!只要你能证明签收时未检验或当场无法发现问题,且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照样可以主张权利。法律规定的验货冷静期最长可达2年,但保存好物流单、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
被坑了别慌!签收后的正确操作指南
去年我处理过一起建材纠纷,买家签收三个月后才发现瓷砖规格不对。虽然合同约定了7天验货期,但我们通过微信记录证明对方实际使用过程中才发现问题,最终成功索赔。记住这3个救命操作:
1. 48小时内发书面通知(别只在电话里说)
2. 拍视频拆封问题货物
3. 保留所有物流信息和签收凭证
某电商客户就是吃了哑巴亏,收到100台问题手机后直接退货,结果对方咬定是运输损坏。后来我们调出仓库监控,证明出厂前每台都贴了防拆标签,这才翻盘成功。
5种常见陷阱与反杀套路
实战中见过最骚的操作是某食品厂玩调包计:合同写的高级橄榄油,实际灌装大豆油。签收时外包装一模一样,等客户发现问题,人家早就注销公司跑路了。教你几招防身术:
- 样品封存公证(别嫌麻烦)
- 合同加注开箱验视条款
- 分批结算货款
有个做机械进口的客户就聪明,合同写明集装箱铅封破损视为未交付,结果真遇到以次充好,直接凭海关铅封记录打赢官司。
FAQ:必看的4个救命问答
Q1:签收单上没写问题,还能索赔吗?
可以!去年杭州中院有个判例,签收单虽然没备注,但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当场提出过质疑,法院照样支持索赔。关键要形成证据链。
Q2:对方耍赖说当时没仔细看怎么办?
这种情况适用《民法典》第621条的隐蔽瑕疵规则。就像买二手房后才发现漏水,只要在2年内提出,卖家就得负责。记得找专业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Q3:合同约定的3天验货期过了还能维权吗?
分情况!是肉眼可见的瑕疵(颜色错误),超期败诉。但像电子产品元器件问题这种,从发现之日起算诉讼时效,上海有个案子超期8个月照样胜诉。
Q4:对方威胁要反诉仓储费怎么破?
千万别私自处理货物!去年福建某贸易公司擅自转卖问题钢材,结果被倒打一耙。正确做法是公证保全后发律师函,明确表示代为保管,费用最终由责任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