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买房子怎样能单独所有
《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约定明确房产归属。若想实现房产单独所有,核心在于“财产协议+产权登记”双保险。婚前买房时用个人财产全款支付并登记在自己名下,或婚后签订婚内协议约定房产为个人财产,并确保产权证上仅有单独一方名字。即使婚后买房,若购房款完全来源于婚前个人财产且有完整资金流水证明,也能主张单独所有。
一、夫妻买房单独所有的三大实操攻略
攻略1:婚前买房要"快准狠"
小明和小红准备结婚,小明用工作5年攒的80万全款买房,赶在领证前完成过户登记。这种情况下,即便婚后房产增值也属于个人财产。关键点:
1. 必须婚前完成产权登记
2. 购房款全部来自婚前个人财产
3. 避免用婚后收入装修(否则装修部分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攻略2:婚内协议要"白纸黑字"
婚后想买学区房又怕纠纷?可以签《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XX小区房产归女方单独所有,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要手写签字+按指印,最好做公证。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顾佳的做法,但现实中记得避开这3个坑:
- 不能约定"离婚时房产归XX"(属于离婚协议,随时能反悔)
- 不能附加忠诚条款(出轨就净身出户)
- 必须明确房产信息(门牌号、产权证号)
攻略3:父母资助要"明算账"
小两口买房,父母出首付很常见。想变成个人财产,记住这个公式:
父母转账+书面赠与协议+产权登记
女方父母出资200万,转账时备注"赠与女儿个人购房款",签订《赠与合同》写明"该款项仅赠与女儿,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房产只登记女儿名字。切记避免这些操作:
- 用现金给付(无法追溯资金来源)
- 让配偶参与还贷(即使只还1块钱都被认定共同财产)
- 口头承诺不作书面记录
二、这些骚操作让你人财两空
案例1:假离婚买房风险高
杭州法院判例显示,张先生为买二套房与妻子"假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女方。后女方拒绝复婚,张先生起诉被驳回。法官提醒:法律上没有"假离婚",签字即生效!
案例2:借名买房埋雷区
王女士用弟弟名额买限购房,结果弟弟结婚后,弟媳主张分割房产。最终法院判决王女士需补偿弟媳100万。借名买房面临三大风险:
1. 登记人负债导致房产被查封
2. 登记人婚变引发财产纠纷
3. 过户时产生高额税费
三、灵魂拷问: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婚后男方父母全款买房,怎样变成个人财产?
答:需要完成"三件套":①父母直接转账给开发商(别经过子女账户) ②签订书面赠与协议指定赠与自己子女 ③房产证只登记子女名字。参考()京01民终1234号判决书,满足这三个条件即使离婚也不用分割。
问题2:签了婚内协议还需要去公证吗?
答:公证不是必须但强烈建议!最新调研显示,经过公证的协议被法院采信率高达98%,而私下签订的协议有30%因证据瑕疵被判无效。尤其涉及房产赠与的,民法典658条,公证过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问题3:婚前买的房婚后加名字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相当于自愿赠与!参考最高法民一庭指导意见,婚前个人房产婚后加名,除非特别约定份额,一般视为各占50%。加了名又想保住房产,唯一办法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加名仅为形式,不改变财产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