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双方共同买房分手后房子怎么处理
当情侣共同买房后分手,房产分割成为最棘手的矛盾。《民法典》规定,若房产登记为双方共有(无论是否标注份额),则按共有财产处理。若未明确共有形式,则默认按出资比例认定为按份共有。分手后双方可协商出售分钱、一方补偿另一方或继续共有,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关键证据包括购房合同、出资凭证、还款记录等,法律更倾向于保护实际出资方的权益。
血泪教训:5种常见分手撕逼现场
去年经手的案例里,小王和女友各出50万首付买房,结果分手时女方突然拿出20万装修转账记录,要求多分15%份额。法院最终认定装修属于房屋添附,确实提高了分割比例——这就是典型的情侣买房时没签书面协议吃的哑巴亏。
更狗血的还有男方父母转账100万付首付,小两口每月还贷。分手时女方主张这是赠与,男方咬定是借款。法院调取聊天记录,发现男方妈妈曾发过"这笔钱是给你们小家的"的微信,直接按赠与处理。所以说,涉及父母出资的,哪怕亲爹妈也要留字据!
聪明人都在用的3种分割姿势
第一种是卖房分钱大法,适合彻底闹掰的。记得先把房贷结清(或者用卖房款结清),扣除税费后按比例分配。去年杭州有对小情侣卖房后因为增值税该谁承担吵到派出所,所以提前签好《房产处置协议》很重要。
第二种是补偿金模式,适合还有感情余温的。男方想留住婚房,就要按市场价评估后补偿女方份额。关键要找双方认可的评估机构,最好约定分期支付方案。有个客户采用"首付30%+按月支付"的方式,既保住房子又不影响现金流。
第三种是继续合伙当房东,听起来魔幻但真有案例。深圳有对分手情侣把房子改成民宿,每月收益五五分账。不过要签好《共有房产管理协议》,明确维修费、空置期等细节,不然迟早还得撕破脸。
FAQ:最要命的5个灵魂拷问
Q1:买房时我没写名字但出了钱,能要回来吗?
只要有银行流水、借条、聊天记录等证据,可以主张债权或出资比例。去年北京判例显示,女方虽不在房本,但提供30万转账记录,最终拿回24万(扣除同居期间共同消费部分)。
Q2:房贷还没还完怎么分割?
需要先解除共同贷款关系。要么提前还贷解除抵押,要么由接手方重新申请贷款。银行要求贷款人具备还款能力,需要担保人。有对情侣采用"买方继续还贷,卖方保留抵押权"的骚操作,结果被银监会叫停。
Q3:父母出资算借款还是赠与?
关键看证据!是转账备注"借款"或有借条,按借贷处理;聊天记录出现"送给你们""不用还"等字眼,按赠与认定。建议父母汇款时务必备注用途,最好签《出资协议》明确性质。
Q4:房子增值部分怎么分?
按出资比例分配增值收益。首付男方出60%,女方40%,5年后涨了100万,男方拿60万女方40万。但装修、税费等投入也要折算进成本,曾有案例因女方提供装修发票多分到7%增值。
Q5:只有口头约定怎么办?
赶紧收集辅助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录音、证人证言都可以。上海曾判例采纳男方提供的录音"说好房子归我你拿20万",但需要形成完整证据链。建议立即补签《房产分割协议》并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