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子女名义买房所有权归谁
很多父母以为"钱是我出的,房子自然归我",但《民法典》第209条,房产证上登记的名字才是法律认定的产权人!就算父母全款出资,只要房子登记在子女名下,法律上就视为对子女的赠与。哪怕签过私下协议,只要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打起官司来都被认定为无效。
为什么父母偏爱"借名买房"?这些风险你根本想不到
老王夫妻为了规避限购政策,用刚成年的儿子名义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儿子结婚后,儿媳要求加名闹离婚,老两口急得直跳脚——这就是典型的借名买房翻车现场!
除了限购,父母们还想着:
1. 给子女留婚前财产
2. 规避未来遗产税
3. 转移资产避债务
4. 享受首套房贷款优惠
但现实很骨感!有个案例:张阿姨用女儿名义买房,结果女儿网贷欠债,法院直接把房子查封拍卖。因为法律上房子就是女儿的财产,债权人当然有权执行。
---血泪教训!这些情况房子要不回来
李叔的遭遇更扎心:给儿子买的婚房,小两口闹离婚时,法院判决儿媳分走一半产权。因为房产证只有儿子名字,婚后的还贷部分算夫妻共同财产。
还有更绝的:
• 子女擅自抵押贷款做生意
• 未成年子女成年后拒绝过户
• 子女意外离世房产变成遗产
• 子女离婚时配偶要求分割
每个案例都能拍成80集家庭伦理剧!
救命指南!想保全财产该怎么做?
1. 签订书面代持协议(最好公证)
2. 保留所有出资凭证
3. 实际控制房产证和密码
4. 按月转账备注"借款"
5. 购买长期重疾险对冲风险
特别!子女已婚,必须让配偶签字同意。就像刘姐的做法:买房时让女婿签了放弃产权声明,还去公证处备了案。
---灵魂拷问:这5个问题必须想清楚
问题1:签了协议就能万无一失?
错!法院要看实际履行情况。像陈伯虽然签了代持协议,但5年没过户,期间都是儿子在还贷,最终败诉。
问题2:能用"借款买房"名义操作吗?
可以但要有完整证据链。马叔每次转账都备注"购房借款",还让儿子打了欠条,最终成功要回房款。
问题3:房子被查封怎么办?
立即提起执行异议!但成功率不到30%,关键看能否证明是借名买房而非赠与。
问题4:会影响子女首套房资格吗?
绝对会!小王用父母给的房子做婚房,后来自己买房发现首付要70%,利率上浮20%,肠子都悔青了。
问题5:怎么防范子女私自卖房?
提前做抵押登记!赵阿姨的做法很聪明:把房子抵押给自己,这样没有她签字根本卖不了房。
---终极忠告:这些钱真的不能省
见过太多人为了省3万律师费,赔进去300万。建议:
1. 花500元做法律咨询
2. 花2000元公证协议
3. 花100元买产权保险
4. 每季度检查房产状态
记住:亲情经不起考验,法律只看证据。与其事后撕破脸,不如事先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