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婚后买房归为一方所有房产
《民法典》第1062条,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通过书面财产协议、个人财产全额出资或父母指定赠与三种方式,可将房产归属一方。财产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双方签字,若涉及不动产还需及时办理产权登记,否则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婚后买房归个人所有的5种实战方法
第一招:白纸黑字签协议
我有个闺蜜小芳,结婚后和老公一起看中套学区房。她父母出了80%首付,小两口就签了协议写明"首付款由女方父母单独赠与女儿,房产归小芳个人所有"。后来感情出问题离婚时,法院正是依据这份协议判决房子归小芳。不过要特别协议里必须写清购房款来源、产权比例、还贷责任等细节。
第二招:父母出资要留痕
去年处理过个案子,男方父母转账50万给儿子买房,结果没签赠与协议。离婚时女方主张这是共同借款,男方说是父母赠与。法院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男方差点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建议父母转账时备注"赠与子女个人",最好再签个单方赠与协议并进行公证。
第三招:巧用个人账户付全款
我表弟结婚前把股票套现了200万,婚后用这个账户全额买了套房。因为能证明购房款来自婚前财产,离婚时成功保住房产。但要资金不能与婚后收入混同,最好新开专用账户,所有交易记录保存完整。
第四招:贷款买房要小心
最近有个咨询挺典型:夫妻约定房产归女方,但男方公积金还贷。离婚时法院认定还贷部分属于共同财产。所以走贷款,要么完全用个人财产还贷,要么在协议中明确约定还贷视为个人出资。
第五招:及时办理产权登记
见过最冤的案例:夫妻签了协议约定房产归女方,但产权证还是两人名字。离婚时男方不认账,女方只能分到70%份额。切记签完协议要尽快办产权变更登记,最好同步做公证,否则被认定赠与未完成。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婚后买房协议必须公证吗?
公证不是必须但强烈建议。经过公证的协议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且能避免对方反悔主张受胁迫。北京朝阳法院有个判例,未公证协议因签字真实性存疑被判无效。
问题2:父母帮忙付首付怎么操作?
分三步走:①父母转账备注"赠与子女个人购房";②签订书面赠与协议;③房产证只登记子女名字。转账要直接付给开发商或卖家,避免经子女账户周转。
问题3:贷款没还清能过户吗?
有贷款的房子想变更产权需要银行同意。实践中可与银行协商变更借款人,或先办理抵押登记变更。不过部分银行会要求结清贷款,建议事先咨询贷款银行政策。
问题4:口头协议有效吗?
完全无效!《民法典》第1065条明确规定婚内财产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曾有当事人声称有录音证据,但法院以"无法证明真实性"不予采信。
问题5:离婚时对方不认账怎么办?
收集四大证据:①经公证的财产协议;②购房款来源证明(银行流水、赠与协议);③产权登记证书;④还贷记录。江苏高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完整证据链可使个人房产主张成功率提升至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