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共同房产算首房吗

在法律实务中,"首套房"的认定标准主要看三个维度:房产登记情况、贷款记录和当地限购政策。《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只要购房者名下没有独立产权住房,即使与父母共有房产,只要未单独持有其他房产,仍被认定为"首套房"。但关键要看房产证的"共有方式":若是"共同共有",被认定占用购房资格;若是"按份共有"且份额低于当地标准(如北京33%),则不影响首套房认定。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建议购房前先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认定标准。

共同房产背后的首套房密码

小明最近准备结婚买房,发现自己18岁时父母买房加了他的名字,现在贷款被银行认定为二套房。这个真实案例揭示了一个普遍误区:很多人以为只要没单独买房就算首套,却不知共同房产也会影响购房资格。实行"认房又认贷"政策,即使只是房产共有人,在部分城市也会被计入房产持有量。

最近帮朋友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王女士与父母共同持有上海一套房产,她自己从未单独购房。想置换新房时,却被认定为首套变二套,首付比例从35%飙升到70%。究其原因,上海规定共同共有房产无论份额多少都算完整一套。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房产证上加名需谨慎!

五大关键因素决定你的首套房资格

1. 产权登记方式:按份共有比共同共有更灵活。杭州规定,持有份额≤30%的可不计入限购套数。

2. 贷款记录:即使卖掉共有房产,只要有过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就算二套。

和父母共同房产算首房吗

3. 地域政策差异:北京、上海等城市执行最严标准,而成都、长沙等地相对宽松。

4. 婚姻状况:婚后配偶名下的房产也会合并计算。

5. 未成年子女房产:部分城市将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计入父母套数。

聪明人的避坑指南

准备婚前买房的小李,父母想给他加名又怕影响首套资格。我们给出的方案是:先以父母名义购房,小李通过借款协议明确出资比例,待结婚后再通过赠与方式变更产权。这样既保障权益,又不影响首套资格。

对于已经共同持有房产的年轻人,建议:①查询当地政策;②考虑通过析产分割产权;③必要时可先办理离婚(针对已婚人士);④优先选择商业贷款已结清的房产进行置换。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婚后和父母共有房产会影响首套房认定吗?

会受影响。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共有房产,多数城市会将配偶双方房产合并计算。深圳规定,夫妻任一名下房产都计入家庭总套数。

问题2:共同房产如何分割才能算首套?

可通过产权变更登记:①办理除名手续,需缴纳契税(房价×份额×1-3%);②转为借款关系,需要公证借款协议;③买卖过户,但需缴纳增值税等费用。

问题3:继承的共有房产算首套吗?

继承取得的房产原则上计入套数。但部分地区如广州,若继承房产份额≤50%且唯一住房,可保留首套资格。

问题4:共同还贷但没加名算首套吗?

只要房产证没有名字就不影响。共同还贷记录影响贷款审批,建议保留还款凭证以备说明。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