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期间对方转移财产算不算违法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和《民法典》第538-542条规定,起诉期间恶意转移财产属于违法行为!只要债权人能证明债务人存在明显低价转让无偿赠与或故意放弃债权等恶意行为,法院可以直接判决转移行为无效,严重者还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不过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必须能证明对方是故意逃避债务,对方有合理理由(正常市场价卖房还贷),则不构成违法。
一、为什么总有人在打官司时转移财产?
去年我代理的一个离婚案特别典型。男方在收到法院传票当天,就把婚内买的保时捷以1块钱卖给了发小。等女方发现时,车都过户三个月了。这种骚操作在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里更常见,有些老赖能把房子车子存款转移得比大扫除还干净。
其实这些人都在赌两点:一是觉得法院查不到流水,二是赌官司打赢前财产已经转移完毕。有个做工程的当事人跟我吐槽:现在欠钱的才是大爷,官司没打完,人家早把财产转到七大姑八大姨名下了。
二、3招教你守住财产防线
第一招叫财产保全闪电战。去年有个民间借贷案,当事人周五起诉,我周六就带着保全申请冲进法院,成功冻结了对方账户里的380万。法官后来跟我说,再晚半天钱就转到境外了。
第二招是转账记录大起底。有个离婚案里,男方声称公司亏损没钱分,我们调出他半年前的微信记录,发现他多次给小三转账买奢侈品,光爱马仕包就买了6个。这些证据直接让法院认定恶意转移。
第三招最狠——债权人撤销权。去年帮客户追回一套被低价卖掉的学区房,原价600万的房子对方300万就卖了。我们依据民法典542条起诉,不仅房子要回来了,还让买家赔了50万差价。
三、这些神操作你不得不防
现在老赖的套路越来越野。有把存款换成金条埋老家的,有把房产卖给80岁老母亲的,还有利用比特币转移资产的。更夸张的是有个案子,债务人把公司股权无偿转让给刚出生的孙子,美其名曰隔代赠予。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去年我们通过支付宝亲密付记录,查到被执行人给情妇开了每月20万的自动扣款。还有个案例,债务人把车卖给朋友但继续使用,我们通过ETC记录、违章处理记录证明实际控制权未转移。
四、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
关键证据包括:1.转账前后的银行流水 2.房屋买卖合同的签约时间 3.财产受让方与债务人的关系证明 4.市场价对比数据(同小区房价证明低价转让)5.微信聊天记录(先把钱转走别让法院查到这类对话)
有个客户特别聪明,发现前夫把公司股权转给堂弟后,假装买家去谈合作,录下对方承认代持股权的对话,这份录音成了庭审关键证据。
五、血泪教训:这些坑千万别踩
1. 超过1年才起诉撤销的(民法典规定撤销权期限只有1年)
2. 没做财产保全就直接起诉的
3. 只知道房产汽车,没查保险单、理财产品、虚拟货币的
4. 忽视关联交易(突然给多年不合作的公司打款)
5. 以为离婚协议约定净身出户就万事大吉(照样被债权人追偿)
常见问题解答
Q1:对方在起诉前就把财产转移了怎么办?
A:只要转移行为发生在债务形成之后,债权人照样可以起诉撤销!有个典型案例,债务人3年前借的钱,1年前转移房产,法院依然判决转让无效。关键看转移时间与债务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Q2:转移给亲生子女算不算违法?
A:是市场价交易没问题,但1块钱卖房给子女必被认定违法!上海有个案子,老父亲把市值千万的房子以10万卖给女儿,虽然出具了借条,但法院发现女儿根本没支付房款,最终判决交易无效。
Q3:微信支付宝小额多次转账能追回吗?
A:单笔不超过3000也能追究!浙江有个老赖30天内给不同账户转账87次,总额86万。法院认定这是故意拆分资金逃避执行,不仅全部追回,还对其司法拘留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