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霸占我的房产怎么办
遇到父母强行占用自己名下的房产,要明确法律立场。《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产证上登记的是你的名字,即便父母有居住事实,在法律上也不能剥夺你的物权。建议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携带房产证、购房合同等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排除妨害。收集物业缴费记录、装修凭证等关键证据,避免陷入"赠与纠纷"的举证困境。
亲生父母占着房子不搬,我该撕破脸吗?
26岁的小张最近遇到件糟心事,自己贷款买的婚房被父母带着弟弟一家强行入住,声称"养儿防老就该住儿子房子"。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子女面对亲情绑架时陷入两难。去年上海某法院就判决过类似案件,王女士凭购房合同和转账记录成功要回被父母占据3年的公寓。处理这类纠纷要三点:房产证登记人是谁?购房款来源是否清晰?有没有书面赠与协议?
去年我代理过一起典型案件,李小姐留学期间父母擅自搬进她名下的学区房,还更换门锁拒绝归还。我们通过调取购房时的银行流水,证明首付款来自李小姐工作积蓄,最终法院判决父母15日内搬离。这个案例说明,房产纠纷中资金证据比口头承诺更有说服力。
房子是我买的,但房产证写父母名字怎么办?
这种情况要复杂得多。法律上房产登记具有公示效力,房子登记在父母名下,即便实际出资人是你,也被认定为赠与行为。建议立即收集购房时的转账凭证、贷款还款记录、装修开支票据等,必要时通过确权诉讼解决。曾有位客户在父母去世后发现房产被弟弟独占,靠着二十年前的汇款单和证人证言,历经三年才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父母出过部分房款,还能要回房子吗?
关键看出资性质。是借款需有借条,属于投资要有协议。无明确约定被视为赠与,建议通过补充协议明确资金性质,或保留还款记录作为证据。
问题2:父母说房子是孝敬他们的怎么办?
口头赠与在法律上难以认定,需公证赠与协议才有效。若无书面文件,可以主张日常孝敬与房产赠与的区别。但要沟通方式,避免激化矛盾。
问题3:法院判决后父母仍不搬走怎么办?
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联合公安、居委会进行清退。建议提前为父母安排临时住所,既遵守法律判决又体现人文关怀。去年杭州就有执行法官带着搬家公司帮申请人腾房,为老人联系好过渡住房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