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买卖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拆迁房买卖协议是否有效,关键看房屋性质和协议内容!《民法典》规定,拆迁房属于“安置房”且当地政府设定了限制转让期(5年内不得交易),在限制期内签订的买卖协议被法院认定无效。但房屋已取得完整产权证且无政策限制,协议就受法律保护。不过很多纠纷源于买卖双方对政策不了解或“赌拆迁”心态,导致协议存在重大法律漏洞。
一、拆迁房买卖的“三大雷区”
案例:张三买了李四的拆迁安置房,签了协议付了钱,结果3年后办证时发现政府规定要满5年才能过户。张三想打官司,法院却说协议无效,只能退钱不赔房!这种“房财两空”的情况太常见了。拆迁房买卖主要存在这些风险:
1. 产权证没到手,协议变废纸
很多拆迁房是期房,签协议时连房产证都没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没产权证的房子不能过户,这时候签的协议被认定为“无权处分”,遇到纠纷时买家只能主张退款,不能强制过户。
2. 政策变动让协议“猝死”
某市突然规定拆迁房10年内不得交易,之前签的协议即使合法也无法履行。这种情况属于“情势变更”,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3. 卖家反悔成本低
遇到过卖家看到房价暴涨,宁可赔违约金也要毁约的案例。因为很多协议约定的违约金只有10%-20%,而房价涨了50%,卖家毁约反而赚更多。
二、这样做协议才有效!
想让拆迁房买卖协议站得住脚,记住这4招:
1. 查清房屋“前世今生”
要求卖家出示拆迁补偿协议、选房确认单,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备案信息。是经济适用房,还要看是否满足上市交易条件。
2. 协议里加“双保险条款”
约定“若因政策原因无法过户,卖家需按市场差价赔偿”或“买家可占有使用房屋直至过户”。曾有法院支持这类条款,认定买家有权继续居住。
3. 把全家人都拉进来签字
拆迁房涉及多个安置人,必须让所有权益人签字。有个案例是妻子代丈夫签字卖房,后来丈夫不认账,法院判协议无效。
4. 公证+律师见证双管齐下
虽然公证处不给没房产证的协议做公证,但可以请律师做见证并保留付款凭证。某案例中,律师见证的微信聊天记录成为关键证据。
三、这些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问题1:拆迁房没过户,协议算数吗?
答:要看情况!房屋本身具备交易条件只是暂时不能过户(在办证过程中),协议有效;房屋本身被禁止交易(在限售期内),协议无效。杭州就有判例,限售期内签订的协议被判无效。
问题2:小产权拆迁房买卖有效吗?
答:大概率无效!小产权房本身是集体土地性质,《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非本村集体成员购买这类房屋的协议无效。就算遇到拆迁,赔偿款也归原房主。
问题3:协议被认定无效怎么办?
答:可以要求返还购房款+赔偿损失。《民法典》157条,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损失。买家明知房屋限售仍购买,被判承担30%责任。建议立即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卖家转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