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签订的购房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只要购房协议符合《民法典》规定,且不存在违法情形,这份协议就受到法律保护!《民法典》第464条,购房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范畴;第502条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双方自愿签订、内容合法的购房协议就是有效的"法律护身符",哪怕没有网签备案,也能作为维权依据。
一、为什么说购房协议是"护身符"?
去年我碰到个真实案例:老王和开发商签了认购协议,交了30万定金。后来开发商想毁约涨价,拿着没网签当借口说协议无效。结果法院判决开发商必须按协议执行,关键就在于那份协议写清了房号、价格、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完全符合合同要件。
这里要划重点:协议是否有效主要看三点——
1. 双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且精神正常)
2. 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3. 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你签协议买的是小产权房,因为土地性质不合法,这种协议就被判无效。但是正规商品房,哪怕开发商还没拿到预售证,只要后期补办了手续,协议仍然有效。
二、这些特殊协议法律认不认?
有人问:"我和中介签的居间协议算数吗?"只要协议里明确约定了房屋基本信息、成交价格、佣金标准等实质内容,这份协议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去年有个案子,买家通过中介签了居间协议后"跳单",结果被判赔中介费。
再农村房屋买卖,很多人担心协议无效。其实只要买卖双方都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协议就受法律保护。但城里人买农村宅基地建的房,这种协议会因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而无效。
三、签协议时最容易踩的5个坑
1. 阴阳合同:为了避税做低房价,签两份不同价格的协议。一旦发生纠纷,法院会按真实交易价格认定。
2. 空白协议:开发商让先签字后补内容,结果交房时发现面积缩水还没处说理。
3. 霸王条款:"最终解释权归开发商所有"这种话写了也白写,属于无效格式条款。
4. 口头承诺:"送车位""包学位"不写进协议,事后开发商赖账你都没证据。
5. 主体不符:和中介员工个人签协议,结果公司不认账。
四、手把手教你签份铁协议
第一招:必须写清"七要素"——买卖双方信息、房屋坐落、面积、价格、付款方式、过户时间、违约责任。去年有份协议因为没写违约金比例,卖家违约后买家只能按LPR索赔利息,亏大了。
第二招:重要承诺要落实成文字。学区指标、装修标准,最好在协议里写"若未能实现,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获赔总房款20%违约金"。
第三招:留痕意识不能少。签协议时全程录音录像,重要条款逐条解释录像,微信沟通记录定期备份。有个客户就是靠保存的录音,证明卖家故意隐瞒抵押情况,成功要回双倍定金。
常见问题解答
1. 购房协议需要公证才有效吗?
不需要!公证只是增强证据效力,只要协议本身合法,不公证同样有效。但涉及继承、赠与等特殊情形,公证能更好防范风险。
2. 签了协议对方反悔怎么办?
可以要求继续履行或赔偿损失。有个案例卖家签约后涨价50万想毁约,买家起诉后不仅房子到手,卖家还倒赔了房价涨幅差额。
3. 口头达成的购房约定有效吗?
原则上有效但难举证。除非有录音、证人等证据,否则建议哪怕先签个简单书面协议。曾经有买家靠通话录音证明了口头协议,但这种情况毕竟风险太大。
4. 发现协议违法能反悔吗?
分两种情况:协议整体违法(如买卖小产权房),可以主张无效;是部分条款违法(如违约金过高),可以要求法院调整,但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