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居间合同就给了居间费

没签居间合同就给了居间费

最近接到好多咨询都在问:中介带我看房三次,微信转了2万块居间费,现在发现他隐瞒了房屋质量问题,能要回钱吗?其实这类纠纷的核心问题就一个——没签居间合同就给了居间费到底合不合法?《民法典》第961条规定,居间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划重点: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签书面合同!但实务中没签合同的维权难度会直接翻倍。

没签合同就交钱的人都在经历什么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真实案例:做建材生意的王总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个能人,对方承诺帮忙对接国企采购单,前后收了18万活动经费,结果半年过去连采购负责人的面都没见着。最关键的是从头到尾没签过任何协议,只有微信里的事成后付尾款的聊天记录。这种情况就算报警都被认定为经济纠纷,只能走耗时耗力的民事诉讼。

更常见的是房产交易场景:很多中介带看房时都爱说先交诚意金锁定房源,实际上这就是变相的居间费。去年杭州就有位阿姨交了5万块茶水费,后来发现中介带5组客户看同一套房,所谓的内部渠道根本是骗局。

血泪教训的5条保命法则

1. 转账备注要写居间服务费,千万别用借款定金这些模糊表述
2. 哪怕不签正式合同,至少要让对方手写收据并按手印
3. 重要沟通全程录音,特别是对方承诺的服务内容
4. 分阶段付款,别一次性给全款
5. 要求中介提供成功案例或资质证明

必看的3个救命时间点

发现被骗后千万别拖!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但:
• 7天内:可以尝试主张重大误解要求撤销
• 1个月内:收集证据的最佳黄金期
• 6个月后:取证难度直线上升
去年有个客户就是拖了半年才来找我们,当时中介早已辞职,公司也注销了,连被告主体都难确定。

常见问题急救包

问题1:微信转账没签合同能要回钱吗?

关键看证据链是否完整。去年成功帮客户追回23万的案例就是靠:带时间戳的看房视频+中介承诺独家房源的录音+银行流水备注居间服务费。这三个证据形成闭环才打赢官司。

问题2:中介不承认收过钱怎么办?

立即做这三件事:1.打印微信支付宝电子回单 2.到银行补打带公章的流水 3.联系在场证人作证。去年有个案子就是靠快递小哥证明看到现金交付过程才翻盘的。

问题3:居间费付了但事情没办成能索赔吗?

分两种情况:中介确实努力过但没成功,要不回钱;是中介根本没履行义务,可以要求返还。有个经典判例:中介承诺帮办贷款却连资料都没提交,法院判决全额退款+利息。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