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居间费能有效吗
《民法典》第919条,居间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白纸黑字的书面协议,只要双方达成合意且能证明居间事实存在,法律上仍然承认居间关系的有效性。不过要的是,涉及房产中介、大宗交易等特定领域,相关行业法规要求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所以没签合同≠居间费无效,但举证难度会大幅增加!
没合同怎么证明我是真中介?
去年有个客户张三帮人牵线500万的建材生意,就靠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备注打赢了官司。关键要收集这些证据:微信/短信沟通记录(明确提到居间服务)、银行流水(标注居间费的转账)、证人证言、参与谈判的录音录像。有个诀窍是每次见面后马上发条消息确认:王总,今天带您看的厂房还满意吗?后续手续我继续跟进,这样就能形成证据链。
中介费到底该收多少才合法?
法律没规定比例,但法院有个隐形红线——不超过合同总金额5%。有个真实案例,李四介绍工程收了12%中介费,结果被法院砍到5%。特别提醒:是房产买卖,各地有指导标准,北京规定不超过2.2%。千万别学网上说的收个10%很正常,小心被认定显失公平!
没签合同怎么优雅要钱?
先礼后兵是关键!有个聪明做法是发份《居间服务确认书》让对方签收,内容不用很正式,写明感谢介绍某项目,待交易完成后支付X万元服务费就行。碰上老赖别怂,带着通话录音和转账记录直接去法院。记住三个黄金时间点:服务完成后7天内催款、30天内发书面通知、2年内必须起诉!
常见问题一:微信谈好的中介费算数吗?
当然算!去年杭州中院有个判例,双方全程微信沟通,判决支付38万居间费。但要满足三个条件:聊天记录完整未删改、明确约定服务内容和报酬、有实际履行证据。记得每月备份聊天记录到电脑,安卓用户最好做公证。
常见问题二:对方赖账说我是自愿帮忙怎么办?
这时候要拿出有偿服务的证据。:1.事先明确说过要收费 2.行业惯例收费 3.实际提供了专业服务(制作方案、安排考察等)。有个案例中介陪客户看了15次厂房,法院认为远超正常帮忙范围,判支付报酬。
常见问题三:交易没成功能要中介费吗?
分情况!是因委托人原因导致交易失败(突然不买了),能要回;是第三方原因(卖家反悔),可以要必要支出;是中介自己没尽到责任,一分钱拿不到。建议在最初沟通时就明确:促成签约付50%,交易完成付剩余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