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房产以购房合同为准吗
《民法典》第1065条,夫妻离婚时房产是否以购房合同为准,需要结合购房时间、出资情况、产权登记等因素综合判断。购房合同是重要证据,但并非唯一依据!若房产为婚后购买且无特殊约定,即使购房合同仅登记一方姓名,也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法律更关注“实际出资”和“财产性质”,而非单纯依据合同文本。
购房合同在离婚分房中的三大真相
第一锤:婚前签合同婚后拿证,房子归谁?小明婚前签了购房合同付了首付,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离婚时房产归属怎么算?法院会判决房产归小明,但需补偿配偶还贷部分及增值收益。这里购房合同签订时间成了关键证据!
第二锤:合同写父母名字的陷阱。小美公婆出首付签了购房合同,登记在老人名下,小两口还贷。离婚时房子算谁的?这种情况房产归父母所有,但还贷部分可以主张债权。签合的名字直接决定产权归属!
第三锤:阴阳合同的致命伤。有人为了避税签低价合同,结果离婚分房吃大亏!法院发现实际交易价格后,推翻合同约定金额。耍小聪明签的合同,关键时刻反而坑了自己。
特殊情况的破局之道
遇到这3种情况,购房合同失效:1. 签合被胁迫有证据 2. 合同明显损害未成年人利益 3. 借名买房有完整证据链。去年有个案例,女方举证前夫签合隐瞒了婚内财产转移,法院直接推翻合同约定重新分割。
实操建议:签完购房合同马上做这3件事!1. 保留所有转账凭证 2. 签补充协议约定份额 3. 及时办理产权登记。别等离婚时才想起查银行流水,律师提醒:电子支付记得录屏保存!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购房合同只有一方名字,离婚还能分房吗?
能!只要证明是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哪怕合同和房产证都只有对方名字,仍然属于共同财产。关键要提供共同还贷记录、装修出资等证据。
问题2:父母出资购房怎么算?
分两种情况:婚前父母全款买房且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属于个人财产;婚后父母部分出资,除非有书面约定,否则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去年新司法解释强调,转账备注很重要!
问题3:购房合同与房产证登记不一致怎么办?
以房产证登记为准!但可以举证实际出资情况要求补偿。有个典型案例:合同签的两人名字,登记时漏掉一人,最终法院按实际出资比例分割。
问题4:签了购房合同还没过户怎么分?
这种情况按债权处理,获得房产的一方需要补偿对方已支付的购房款。是期房,需要先完成过户再分割,律师建议协商折价款更划算。
问题5:农村自建房怎么认定?
关键看建房用地审批表!农村房产以宅基地使用权人为准,购房合同在这里不管用。离婚时非农户口的一方只能获得房屋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