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和房产证不一致以谁为准

遇到购房合同和房产证登记信息不一致时,《民法典》第209条和215条规定,原则上以房产证(不动产权证)登记内容为准。因为房产证是物权归属的法定凭证,而购房合同仅证明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但特殊情况下(如登记错误、合同另有约定等),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权益。

为什么会出现"合同与产证打架"?

我处理过上百起房产纠纷,发现这些情况最常见:

1. 开发商搞小动作:交房时偷偷改了户型,把120平缩水成115平,或者承诺的学区房变普通住宅。

2. 登记机关手滑: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房产证把单元号3栋写成8栋,业主5年后卖房才发现。

3. 历史遗留问题:像早年单位房改房,很多合同写着70年产权,结果产证登记成50年。

购房合同和房产证不一致以谁为准

法律白纸黑字怎么说?

购房合同就像恋爱时的甜言蜜语——它只能证明你们"有过约定",而房产证才是民政局发的结婚证。《民法典》:

• 第209条: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准

• 第215条:合同有效≠物权变动

举个真实案例:张三买的商铺合同写明层高5米,结果交房只有4.2米。虽然开发商违约,但张三要维权只能起诉赔偿,没法直接改房产证。

遇到问题怎么破?

第一步:带着合同去登记中心
先查清楚是登记错误还是开发商违约。我有个客户王女士,发现房产证面积少5平米,结果一查是工作人员录入错误,三天就更正了。

第二步:收集证据链
保留原始宣传册、户型图、聊天记录。去年有个学区房纠纷,业主就是靠开发商发的"保证入读重点小学"的短信打赢官司。

第三步:选对维权姿势
• 登记错误:直接申请更正登记
• 开发商违约:先协商补偿,谈不拢就起诉
• 历史问题:找住建部门开证明,补办手续

防坑指南:买房必看3招

1. 签合拿放大镜看附件图纸,连公摊位置都要标注清楚

2. 收房时请专业验房师,实测面积误差超3%可退房

3. 办证时亲自核对,曾有中介故意写错产权份额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购房合同写120平,房产证只有115平怎么办?

答:误差3%以内(3.6平)按合同价多退少补,超过3%部分由开发商白送或双倍退款。但记得要在收房后1年内主张权利。

问题2:房产证登记名字被写错别字还能卖房吗?

答:必须更正!去年有买家因产权人姓名"芬"写成"芳",贷款审批被卡了2个月。带身份证和户口本到登记中心,1周就能办好更正。

问题3:合同约定"送车位",房产证没体现能要回来吗?

答:关键看车位产权性质。是产权车位,必须单独登记;是人防车位,开发商根本没权利送,这种情况可以要求折价赔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