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个罪名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首次明确,标志着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进入新阶段。老板恶意拖欠工资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7年。

老板欠薪背后的真实故事

去年郑州某服装厂老板张某,拖欠32名工人半年工资共计87万,期间还把工厂设备偷偷变卖转移。工人们集体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后,张某收到支付令仍拒不执行,最终被判2年有期徒刑。这个典型案例告诉我们,法律不是纸老虎,现在欠薪不仅要还钱,还吃牢饭。

拖欠工资罪名

现在很多小老板觉得拖欠工资顶多算民事纠纷,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从2013年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开始,已经有明确入罪标准:拖欠1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且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拖欠10名以上劳动者总金额在6万元以上,都构成犯罪。特别是疫情期间,国家更是三令五申严打恶意欠薪行为。

手把手教你讨薪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要收集好证据链: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这些都能当证据。有个外卖小哥被欠薪3万,就是靠着APP接单记录和站长发的语音讨回工资的。

第二步先走劳动监察程序,现在手机就能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提交投诉。老板收到《责令支付通知书》后还是耍赖,这时候就可以报警要求刑事立案了。记住要保留好送达回执,这是定罪的关键证据。

遇到老板跑路别慌!现在法院和公安有联动机制,去年杭州就有个案例,老板逃到海南都被抓回来。而且现在法院可以查控老板的支付宝、微信钱包,就算转移财产也能追回来。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老板说资金周转困难,算不算恶意拖欠?

关键看是否采取逃避行为。是正常经营困难,主动与员工协商分期支付,并提供担保,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要是出现更换法人、转移财产、失联跑路等情况,就算嘴上说困难也要坐牢。

问题2:兼职、临时工被欠薪能报案吗?

完全适用!法律保护所有劳动关系,去年有个大学生暑假工被欠薪8000元,最终老板被判刑6个月。就算没有书面合同,只要有微信聊天、工服、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都可以。

问题3: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怎么办?

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发包方!最新司法解释,建设单位或总承包方在未结清工程款范围内要承担连带责任。去年西安某楼盘项目,开发商就因为这事被罚了300多万。

问题4:公司倒闭了还能追责吗?

就算公司注销也不影响追责!法定代表人依然要承担责任。广东有个案例,公司破产后老板用亲戚名义开新公司,结果被查出资产转移,最终数罪并罚判了5年。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