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骗签订合同有效吗
《民法典》第148条,用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重点在于:1)存在故意欺骗行为 2)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3)基于错误认识签订合同。举个栗子,房东隐瞒房屋被法院查封的事实,租客发现后可以要求撤销租赁合同。
这年头骗子玩套路,合同陷阱要当心
老王最近就遇到糟心事:中介承诺买商铺送户口,结果付完首付发现根本没这政策。这种典型欺诈合同可以撤销,但老王需要证明中介确实做过虚假承诺。建议签合养成录音习惯,重要承诺必须写入合同条款。
现在骗子手段升级了,常见套路包括: 1. 画大饼型:承诺高回报投资,实际是庞氏骗局 2. 假官方型:冒充政府人员要求签扶贫项目合同 3. 信息差型:城中村拆迁前低价骗购农民房产 4. 霸王条款型:用密密麻麻的小字隐藏天价违约金
遭遇合同诈骗怎么办?维权四步走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教育机构承诺考不过全额退款,却在合同里藏了个必须参加全部模拟考的条款。学员维权时,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定格式条款无效。记住这四个动作: 1. 立即停止履行合同 2. 收集微信记录/录音/宣传单等证据 3.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做笔录 4. 1年内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常见问题解答
Q1: 口头承诺算不算欺诈?
关键看有没有证据。建议重要交易都要微信确认或录音,去年上海就有案例判决支持微信聊天记录作为欺诈证据。
Q2: 合同撤销后能要回钱吗?
不仅可以要回已付款项,还能主张利息损失。但对方破产,面临执行难问题。
Q3: 发现被骗多久内可以起诉?
自知道被骗之日起1年内要起诉,最长不超过合同签订后5年。有个案子当事人第3年才发现房子被抵押,结果超过时效败诉了。
Q4: 怎么证明自己是被骗的?
准备三类证据:1)原始合同文本 2)沟通记录(录音/聊天记录)3)第三方证明(同期其他受害者的证言)。某房产纠纷中,7位购房者集体作证开发商虚假宣传,最终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