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买卖合同纠纷立案后多久开庭

买卖合同纠纷立案后多久开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受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后,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有15日答辩期。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则应在3个月内审结。但开庭时间受法院案件量、文书送达情况、当事人申请延期等因素影响,实践中在立案后1-3个月安排首次开庭。

从立案到开庭的全流程解析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建材买卖纠纷案,当事人老张5月8日提交立案材料,法院5月12日正式立案。书记员当天就通过电子送达把材料发给对方,结果被告公司玩起躲猫猫,我们不得不公告送达,光这一步就拖了1个月。后来排到7月20日才第一次开庭,整个过程整整两个半月。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

《刑法》第224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八种情形: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约;4.收受对方财物后逃匿;5.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抛售货物后携款潜逃;6.使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隐匿合同款物拒不归还;8.其他利用合同实施诈骗的情形。只要涉案金额在2万元以上即可立案,这些标准为司法机关打击合同诈骗提供了明确依据。

同意协议离婚但要先给钱

同意协议离婚但要先给钱

《民法典》第1076条规定,协议离婚必须双方自愿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达成书面协议。若一方提出先转账再办手续的要求,法律并未禁止但存在风险。关键在于双方需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补充协议》,明确约定支付金额、时间节点及违约责任。实务中建议采取同步操作模式:在民政局提交离婚申请时完成资金监管账户划转,待离婚登记完成后再释放款项。

协议离婚先收钱再签字的风险指南

最近接到个真实案例:张女士答应前夫支付50万后协议离婚,结果钱到账对方立马玩失踪。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处理这类问题要三个关键点:

合同诈骗罪的五种情形

合同诈骗罪的五种情形

《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五种典型情形: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仍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4.收受对方财物后逃匿;5.以其他方法骗取财物。这五种情形都围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核心特征展开。

警惕!这5种合同陷阱让你倾家荡产

老王最近就栽在第一种情形里。骗子自称某央企分公司负责人,拿着伪造的工程招标文件,忽悠老王签了200万的建材供应合同。等老王把货送到工地才发现,那个项目部根本就是临时搭建的板房,公章都是花80块钱私刻的。

诈骗犯不退钱警察怎么处理

诈骗犯不退钱警察怎么处理

遇到诈骗犯拒不退钱的情况,警察的处理流程可不是简单抓人赔钱这么简单!《刑法》第266条,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即可立案。警察要做的是固定证据链——聊天记录、转账流水、身份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就算骗子死扛着不退钱,只要证据确凿,照样能送他吃牢饭。而退赃退赔是法院量刑的重要依据,拒不退钱的诈骗犯最高面临无期徒刑!

警察办案全流程大揭秘

去年我表弟被骗了5万块,骗子被抓后还嚣张地说钱都花光了。结果你猜怎么着?警察叔叔直接冻结了他新买的宝马X3!原来警方办案分三步走:

担保期间约定不明的法律规定

担保期间约定不明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692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这里的约定不明包括三种典型情况:一是完全未约定保证期间;二是约定保证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止等模糊表述;三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或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实践中大量担保纠纷都源于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疏忽或错误认知。

为什么法律要规定六个月保证期?

这个六个月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数字!立法者考虑到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给债权人留出必要的追偿时间,准备诉讼材料、联系债务人等;二是防止保证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不能赖着不走一样,法律要给担保关系设定一个合理的待机时间。

原告律师可否代理另案被告案件

原告律师可否代理另案被告案件

原告律师能否代理另案被告案件,核心取决于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9条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也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案件。而另案是否构成利益冲突,需分析案件之间的关联性。若两个案件涉及同一事实、同一法律关系或存在直接对抗关系,则被认定为利益冲突,原告律师不得代理另案被告;若案件完全独立且无利害关系,则法律并不禁止。

为什么说关联性是关键?

不签谅解书可以拿到赔偿款吗

不签谅解书可以拿到赔偿款吗

遇到人身伤害、交通事故等纠纷时,很多人被要求签署谅解书才能获得赔偿。但你坚持不签谅解书,还能拿到赔偿款吗?从法律专业角度来说:不签谅解书不影响主张民事赔偿的权利!《民法典》第1182条和《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赔偿义务是法定的,与是否签署谅解书无直接关系。但实务中,谅解书影响赔偿金额和刑事判决结果,需要情况分析。

一、谅解书不是赔偿的通行证

去年处理过一个交通事故案件,伤者王先生被撞骨折后,对方提出签谅解书才给20万。我直接告诉他:别被忽悠!医疗费、误工费这些法定赔偿,他赖不掉!通过诉讼拿到了28万赔偿。现实中很多当事人误以为谅解书是赔偿的前提,其实这更像是对方谈判的筹码。

民事纠纷包括哪些

民事纠纷包括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产生的争议。简单来说就是老百姓之间因为钱、感情、物品等引发的扯皮事件。最常见的五大类包括:1、合同纠纷(借钱不还)2、侵权责任纠纷(撞坏别人车)3、婚姻家庭纠纷(离婚分财产)4、继承纠纷(争遗产)5、物权纠纷(抢车位占地盘)。这些纠纷都适用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需要当事人主动维权。

菜市场大妈都该懂的民事纠纷百科

早上买豆浆被缺斤短两,中午外卖吃到蟑螂,晚上邻居装修吵翻天...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都是民事纠纷的日常写照。就拿最近火爆的直播带货来说,主播吹得天花乱坠,到手发现是山寨货,这种卖家秀VS买家秀的战争就是典型的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