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房子逾期交付的违约金是怎么算

房子逾期交付的违约金是怎么算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开发商逾期交房需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若合同未明确约定,则违约金可参照实际损失或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购房合同是核心依据,法律默认尊重双方约定,但若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法院可酌情调整。

逾期交房违约金的法律逻辑

很多人以为违约金是开发商随便定的,其实背后有法律逻辑。张三买了套房,合同写的是逾期一天赔总房款的万分之一,而总房款100万的话,每天违约金就是100元。但合同没写清楚,张三可以要求按实际损失(房租、贷款利息)索赔。不过法院更倾向于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来算,LPR是3.65%,那违约金按这个比例折算到每天。

违反合同约定一般承担哪些责任

违反合同约定一般承担哪些责任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责任形式包括:

1. 继续履行责任:违约方必须按原合同约定完成义务,常见于房屋买卖、定制服务等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合同。

2. 赔偿损失:需赔偿守约方实际损失+可预期利益损失,供应商断货导致的生产线停工损失。

3. 支付违约金:合同约定的惩罚性金额,最高可超过实际损失30%(《民法典》第585条)。

定金合同不生效有哪些

定金合同不生效有哪些

《民法典》相关规定,定金合同是否生效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若存在以下情形,定金合同不生效:1. **主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定金合同属于从合同,主合同无效则定金合同自动失效);2. **定金金额超过主合同标的20%**(超出的部分无效);3. **未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口头约定无法证明);4. **违约方非过错方**(如因不可抗力导致违约,定金可返还);5.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涉及违法交易)。这些情况都使定金合同失去法律效力,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公司赔偿款一直都不给怎么办

公司赔偿款一直都不给怎么办

当公司拖欠赔偿款超过约定期限,您手握的不仅是经济纠纷更是法律武器。《劳动合同法》第85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赔偿金的,劳动者可要求加付50%-100%的赔偿金。您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三级跳维护权益,整个过程最长不超过1年时效期。

你的赔偿款被卡在这些环节

上周刚处理过某互联网公司裁员案,财务总监私下跟我说:账上明明有钱,老板就想耗到员工放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公司拖延手段包括:
1. 玩文字游戏:把赔偿金说成补偿金

定金超过20合同无效

定金超过20合同无效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超过总金额20%的定金,超出的部分在法律上不视为定金,但合同本身并不会完全失效。总价100万的房子,定金最高只能约定20万,若约定30万定金,则超出的10万不能主张双倍返还等定金罚则。

定金超过20%会怎样?这些坑千万别踩!

最近王女士买房就栽在定金上,合同里写着要交30%的定金,结果交易黄了想要回钱,开发商却只肯退10%。像这种超额定金套路在买房、装修、婚庆等行业特别常见,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的门道。

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

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都是关于合同没写清楚履行期限的问题。《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重点来了!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一、没写时间的合同到底算不算数?

去年有个装修案例特别典型。张先生和装修公司签合没约定完工时间,结果装修队干干停停拖了半年。装修公司拿着合同说没违约,气得张先生直跳脚。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看?其实法律早有安排!法官会行业惯例(当地普通住宅装修周期)、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合理期限。那个案子判装修公司赔偿延期违约金,就是依据这条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就是从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后开始算3年,没约定还款时间,则从债权人第一次主张还款时开始计算。但要法律规定了最长诉讼时效20年,即无论是否发现权利受损,超过20年法院原则上不再保护。

借钱给亲戚朋友,诉讼时效怎么算才不吃亏?

老张借给同学10万块钱,约定底还清,结果到现在还没动静。这种情况诉讼时效从1月1日开始计算,到1月1日就满3年了。但老张在发过催款微信,诉讼时效就会从发微信当天重新计算3年。现实中很多人吃亏就吃在:要么抹不开面子催款,要么催款没留证据。

合同中争议解决的甲方所在地法院

合同中争议解决的甲方所在地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合同双方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而甲方所在地作为合同签署方的主要经营场所或注册地,天然具备实际联系属性。实务中,甲方(为提供产品或服务方)在合同中约定争议由甲方所在地法院管辖,这种条款被称为协议管辖条款,其法律效力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多次通过判例确认。

为什么甲方总想主场作战?

去年有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就吃了大亏,合同里没管辖条款,结果被合作方在两千公里外起诉,光律师差旅费就花了十几万。其实甲方坚持约定己方所在地法院,背后有三大现实考量:

买卖合同利息1.5倍法律规定

买卖合同利息1.5倍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58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8条,当买卖合同当事人未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时,买方逾期付款的利息损失可以按照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1.5倍计算。这个规定本质上是对违约方的惩罚性赔偿机制,但需三个关键点:1.5倍计算基础是LPR而非旧规定的基准利率;必须存在实际损失才能主张;法院可情况调整比例。

装修老板收不到尾款的故事

去年杭州王师傅接了个别墅装修项目,合同写明验收后3天内付清尾款20万。结果业主以墙面有色差为由拖欠半年,王师傅一纸诉状告到法院。法官最终判决业主不仅要支付20万本金,还要按LPR的1.5倍支付利息。当时LPR是3.65%,算下来每天要多付30元利息,半年就是5400元。这个案例说明:即便合同没写违约金条款,法律照样保护守约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