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都是关于合同没写清楚履行期限的问题。《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重点来了!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

一、没写时间的合同到底算不算数?

去年有个装修案例特别典型。张先生和装修公司签合没约定完工时间,结果装修队干干停停拖了半年。装修公司拿着合同说没违约,气得张先生直跳脚。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看?其实法律早有安排!法官会行业惯例(当地普通住宅装修周期)、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合理期限。那个案子判装修公司赔偿延期违约金,就是依据这条规定。

二、实操中常见的三种处理姿势

第一种是先礼后兵法。发现合同没写时间,赶紧找对方补签个补充协议。去年我们处理过一起建材采购纠纷,双方及时补了收到预付款后30日内发货的条款,直接避免了一场官司。

第二种叫行业惯例参照法。物流运输合同没写送货时间,一般参照同线路同类货物运输的常规时效。有个客户从广州发家具到北京,虽然合同没写时间,但法院参照物流协会公布的基准时效判了5天为合理期限。

第三种是紧急催告术。遇到对方拖着不履行,记得发书面催告函。有个窍门:催告时别光说赶紧履行,要明确写上请于收到本函后XX日内完成,这个XX日就是留给对方的准备时间。我们有个当事人靠这招,把拖欠2年的货款3个月就要回来了。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新手常犯的错是把随时履行当尚方宝剑。曾有个老板凌晨三点打电话让供货商送货,结果吃了官司赔了交通费。法律说的随时可不是任意妄为,必须考虑正常工作时间、运输周期这些基本要素。

还有个案例特别有意思:培训机构合同没写开课时间,学员等了半年要求退费。机构拿出其他学员的平均等待期证明2个月是合理期限,结果法院却以未明确告知为由判全额退款。这说明合理期限不仅要存在,还得充分告知对方。

四、救命锦囊:预防纠纷3件套

第一招叫时间拆分法。把大工程分解成多个节点,装修合同可以约定水电改造10天,泥木工程20天。这样即便总工期没写,每个阶段也间参照。

第二招是日历标注术。在合同空白处手写签订之日起计算收到首付款后启动等时间起算点,双方按手印确认。别看简单,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第三招最狠——阶梯违约金条款。约定超期后按日计算的违约金,每逾期一日按合同总额0.1%支付。有个工程合同虽然没写工期,但靠这条款让施工方提前半个月完工。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对方故意拖延怎么办?

答:三步走战略。先发书面催告函,留出15-30天合理期限;到期未履行立即发解除通知;做好起诉准备。催告函要用EMS寄,面单上写明履行合同催告函。

问题2:怎么证明合理期限?

答:准备三组证据:行业协会标准、同类交易记录、第三方评估报告。装修纠纷可以找装修协会出具行业标准工期,再提供同小区其他业主的合同作为参照。

问题3:能突然要求对方马上履行吗?

答:不可以!必须给必要准备时间。定制家具至少要留出生产周期,突发要求被认定为恶意履行。有个案例客户要求三天内交付定制橱柜,结果法院判客户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4:过了诉讼时效还能主张吗?

答:这里有个陷阱!虽然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三年,但合同没定期限的,时效从债权人首次主张权利之日起算。只要没催告过,诉讼时效长期有效。但最早不能超过20年最长保护期。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