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撤销承担什么责任

合同撤销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当事人主要承担两种责任:返还财产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来说,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开发商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导致合同撤销,不仅要退还购房款,还要赔偿购房者装修损失、租房费用等实际损失。

合同撤销后的责任到底怎么算?

最近老王买房遇到糟心事,签完合同才发现房子被抵押了,这种情况撤销合同后老王能要回定金吗?法律规定,卖方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合同撤销的,不仅要全额退还20万定金,还得赔偿老王这两个月找房耽误的时间损失。现实中很多人在签合总想着先签了再说,结果发现问题时要承担连带责任。

无固定期限合同可以变更吗

无固定期限合同可以变更吗

能!但必须合法合规操作。《劳动合同法》第35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无固定期限合同虽然期限特殊,但本质上仍是劳动合同,同样适用这一规则。不过要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强行变更合同内容,否则构成违法。

合同变更的5种常见姿势

很多人以为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就等于铁饭碗不能动,其实大错特错!只要双方你情我愿,这些内容都能改:

1. 调岗也讲究基本法

夫妻财产是否共有

夫妻财产是否共有

翻开《民法典》第1062条,答案明明白白写着: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财产,原则上都属于共同财产。不过有个但书条款——你们领证前签过婚前协议,或者有特别约定,那就要按白纸黑字的协议来。举个栗子,王老板婚前有家公司,只要没和太太签财产协议,婚后公司赚的钱可都是要平分的哦!

夫妻共同财产那些事儿

小两口过日子,钱袋子问题最让人头大。工资卡到底该不该上交?娘家陪嫁的宝马算谁的?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些现实问题。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

《民法典》第557条和563条,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虽然都合同关系结束,但核心区别在于触发条件和法律后果。终止合同一般指合同正常到期或双方协商结束,租房合同到期后不续约;而解除合同是因违约或重大事由提前掐断合同,房东突然赶人、商家不发货。简单说,一个是和平分手,一个是强行断联。

一、合同关系的退休VS开除

想象你买了张健身年卡,到期后自动失效就是终止合同,这叫光荣退休。但你在健身房打架被老板踢出会员群,这就是解除合同,属于被开除。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手机套餐——合约到期停机是终止,而用户偷改套餐被运营商拉黑就是解除。

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

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

《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条,委托人的核心责任是向受托人提供必要支持并支付约定报酬,而义务则集中在明确授权、配合执行和承担法律后果三个方面。举个形象的例子:委托人就像项目甲方,不仅要给乙方(受托人)发工资,还得提供项目资料、配合推进工作,验收成果时风险也得自己扛。法律特别强调,委托人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导致受托人受损,可是要负赔偿责任的哦!

你以为签完合同就完事了?委托人才不是甩手掌柜

很多委托人觉得找了代理律师、委托了中介就万事大吉,实际上法律可不允许当甩手掌柜。去年就有个典型案例:王总委托中介卖厂房,结果自己把厂房又抵押给银行还不告知,交易黄了不说,还被法院判赔中介20万服务费。这告诉我们:签完合同才是责任的开始!

瑕疵履行属于违约吗

瑕疵履行属于违约吗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里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就包含瑕疵履行。当履约方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问题、数量短缺、规格不符等情形,都属于典型的瑕疵履行,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违约行为。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装修合同纠纷案中,施工方使用劣质涂料导致墙面脱落,法院正是依据该条款判决施工方承担违约责任。

原来这些情况都算违约!

上周刚帮朋友处理了个糟心事:他在某平台买了台宣称全新未拆封的笔记本,到手却发现包装有明显二次封贴痕迹。商家咬死说是运输磨损,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瑕疵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消费者完全可以要求退换货。

民间借贷纠纷原告住所地有管辖权吗

民间借贷纠纷原告住所地有管辖权吗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民间借贷纠纷本质上属于借款合同纠纷,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最高法司法解释明确:当事人书面协议约定原告住所地为管辖法院且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原告住所地法院具有管辖权。

一、法院管辖权的游戏规则

张三借给李四10万元,两人都是北京朝阳区居民。借条里写着发生纠纷由出借人所在地法院管辖,那么张三可以直接在朝阳法院起诉。但要是借条没写这一条,张三就必须跑到李四户口所在地的法院立案,哪怕李四现在住在新疆喀什。

合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有效吗

合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有效吗

从法律角度看,合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是否有效,需要分情况讨论。《民法典》第143条,合法有效的合同需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签字一方因欺诈、重大误解或被隐瞒关键信息导致不知情,构成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可被撤销或认定无效。但是签字人自己疏忽未阅读合同内容,则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签字时不知情的三种典型场景

第一种是空白合同陷阱。老张把签了名的空白纸交给中介,结果被填上了高额违约金条款,这种情形法院认定合同无效。第二种是专业术语轰炸。某培训机构用晦涩条款隐藏自动续费规则,消费者可主张重大误解撤销合同。第三种更常见的是电子合同套路,很多人没看直接勾选同意,但是涉及房产、借款等重要事项,法院倾向保护不知情方。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谁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谁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2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8条,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主要遵循三个原则: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以及当事人约定的管辖法院。合同里明确写了纠纷要去哪个法院打官司,就按约定来;没约定的话,原告可以选择在被告老家(住所地)或者合同实际履行的地方起诉。举个栗子,张三和李四签了买卖合同,李四收了货但没给钱,张三既可以在李四户籍所在地法院告,也可以在自己交货的仓库所在地法院起诉。